第五章身份,无名氏?(3 / 6)

,他脸色一变:“只有这么点人?”

一百年时间,汉民只有十万人?

“你以为在异世挣扎很容易吗?十万汉民,这还算多的,有些国度城邦只有寥寥一万人。这里的国家模式,更类似希腊那边的城邦制。”

“十万人,也配称呼为‘国’?”青年不清楚所谓的“希腊”,但对自己时代的西域有所认知,能理解姬乐所言的城邦制到底是什么。可换到自家汉民身上,青年情感上难免有些不能接受。区区十万人汉民,也好意思称呼为国家?什么时候,我大汉堕落至此?

“确切来说,‘夏国’的称呼主要是方便对外和其他国家交流,才在十几年前确定。以前,他们用的称呼是‘远域都护府’。从根本上,仍承认东汉的帝统。”

当年,汉民流落在此,无时无刻不希望回归故土。但在这个异域他乡又不能没有一个真正的体系,不能缺失管理人员。于是,便有“远域都护府”的说法。几个东汉世家子合计后,自行建立一套班子,负责管理汉民,在异乡建城,仍尊东汉刘氏为皇室。

但百年下来,当年的老人已经不在,如今新生代的国民虽然从小听着“故土”的故事,可对回归故土并无太多迫切感。渐渐地,都护府的体系变化为“夏国”。至少大地诸国和他们自己,都如此称呼。

“目前来说,夏国还不算一个真正的国家。至少对我们而言,一个国家可不是一个城市就够的。”

青年撇撇嘴:“那十万汉民能堆出你这一个国灵,也真够奇葩。”

“昔时周天子时,那些小国的人口也不见得有多少。你全当‘夏国’是一个还没真正确立的诸侯国吧。何况汉民十万,不代表夏国内部只有这么多人。除却汉民外,夏国内部还有四十万奴隶。”

说到奴隶,姬乐脸上多出一抹凝重,心中也有一种紧迫感。

汉民数量太少了,或者说当年误入异世的东汉先民基数太少。加上百年的征战,各类天灾人祸,国民增长不如预期。早在许多年前,夏国便重新推行奴隶制。如今九宫城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