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单身派对(2 / 6)

,并不存在任何内幕。

这样一说,人们这才想起来。

西蒙通过1987年那次股灾过程中的股指期货的运作,一举成为北美最年轻的十亿美元富豪。

现在,通过又一次的运作,西蒙·维斯特洛完成了从十亿富豪向百亿富豪的进阶,这似乎也说得过去。

然而,45亿美元啊。

这笔钱对于一个单独个体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

要知道,去年的《福布斯》北美400富豪榜上,西蒙·维斯特洛之外,也只有约翰·克鲁格的身家超过了这个数字。

哪怕是全球富豪榜,身家在45亿美元以上的,也还不到20人。

更何况,这笔资产还全部都是现金,而不是很难套现的房产或股票资产。

这样算来,西蒙·维斯特洛或许是全球富豪中持有现金最多的那一个。

西蒙1987年股灾过程中的运作手法曾经被完全曝光在媒体上,那种紧随大盘曲线的神级操作根本不存在复制的可能。

这一次,内情又是如何呢?

伴随着这种心思,不少媒体都开始向联邦监管机构吹风,要求这些部门介入调查瑟曦资本的更多运作详情。

然而,这些鼓动注定无法得逞。

瑟曦资本近期才刚刚确认将总部设立在曼哈顿,在此之前,这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对冲基金根本就不受联邦管辖。

至于提议者拿瑟曦资本去年在美国股票债券市场上的运作作为借口,依然很难行得通。

除非是怀疑瑟曦资本存在违规操作,否则,任何监管机构都不可能贸然发起调查,更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要求一家企业公开其商业信息。

瑟曦资本的运作存在违规吗?

以去年北美更多金融机构暗中紧盯瑟曦资本的态势,如果真有违规,早就被捅出来了。即使对自身没有好处,只是出于眼红,也有太多人希望看到瑟曦资本倒霉。

结果,什么都没发生。

如果能够抓到把柄,顺手捅上瑟曦资本一刀,肯定是没问题。

如果没有实质性证据,只是因为瑟曦资本盈利太过丰厚就强行发起调查,结果只会灰头土脸。

西蒙·维斯特洛也不可能毫无还手之力。

既然无法通过瑟曦资本找西蒙·维斯特洛的麻烦,又有人将目光转移到税收上。

45亿美元现金,按照西蒙·维斯特洛申报的附加权益收入应交资本利得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