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南归(1)(2 / 3)

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控。

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梳理。

那么多的决断需要明确。

与其在这些人的身上浪费宝贵时间,倒不如怎样确保荆州的绝对安稳,毕竟在此期间,真要出现任何差池,就会让主公变得更为被动。”

庞林陷入到沉思之中。

的确。

在这场荆州动乱下,此前籍籍无名的刘贤,凭借所缔造的天策府,在零陵开始一路强势崛起,最终夺取荆州多数疆域。

看似如日中天的天策府,背后却藏着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逐一疏导,并进行相应的整合,那对刘贤而言就是失败。

夺取荆州,只能算短暂安稳。

实控荆州,才能算真正稳定。

“想想当初扑灭襄阳城火情时,为何在形势那般危急下,主公还要调遣麾下中军,去抢救那堆积如山的典籍吧。”

庞统继续说道:“想想在局势混乱时,像蒯家、蔡家这些士族豪强的府邸,为何被主公谴派人手进行保护吧。

尽管说程昱、曹仁这帮家伙,将襄阳城所储的粮食、军械、甲胄、弓弩等,多数都被焚烧掉,可这些典籍却没被烧。

那就是在主公从零陵开始崛起时,就想到自己必能率部一统荆州,继而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

像荆州的众多士族豪强,如果愿意真正臣服的话,那主公会择才而用,要是还抱有幻想的话,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打压了。”

庞林:“……”

自家大哥所说的这些,先前一直在忙碌奔波的庞林,的确没想到这些层面。

在组织人手扑灭火情时,刘贤调遣麾下中军将士,让张勇这批亲卫领着,去襄阳城所设官学,包括其他府

邸内,所珍藏的大批典籍转移出来。

汉末的士族豪强,能拥有极强的底蕴,形成极强的影响力,不就是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吗?

毕竟只有这些典籍后,那才能依托奉行的游戏规则,逐步的去让宗族发展起来。

到时宗族培养的子弟,或为官,或为清流,累世不断地去积攒底蕴,那士族根脉不就形成了?

像四世三公的袁氏和杨氏,不就是凭借所独掌的家学,所珍藏的各类典籍,得以不断的培养宗族子弟,并在门下招揽人才,继而一代代的积累下,才逐步形成的名望吗?

刘贤命人转移的那批典籍,那可是襄阳十余载安稳的发展下,所积攒的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