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定蒙学,铸文脉(2 / 3)

的看了眼刘贤,旋即又看向所持绢帛。

“百家姓?”

“千字文?”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刘贤端着手里的酒觞,似笑非笑的环视堂内,扫视宋忠、綦毋闿、和洽、王粲、邯郸淳这些人,从不屑、凝重、惊奇、震惊的一众神态变化。

显然宋忠这些人都看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朗朗上口的背后,所代表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伯武,这些文章都是你写的?”

刘度难掩激动,举起所持绢帛,看向刘贤说道:“真是不简单啊,看似通俗易懂的字句,可每句细读下来,却都带着相应的含义。

不过某发现这几篇文章,除《百家姓》以外,像《三字经》、《千字文》两篇文章,还应该再有些后缀才是,为何……”

刘贤拥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不过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典籍,并不能诵读全部,所能记住的只是一部分。

迎着众人的注视,刘贤微笑着说道:“回父亲的话,都是孩儿过去太忙,所能编撰的文章只有这些。

今后我天策府,为了安稳荆州,为了治理荆州,还有众多事情要做,所以孩儿就像请荆州学宫的诸公和诸君,能够依着现有文章,为后续继续编撰下去。

孩儿打算在荆州治下各郡县,分批开设起一批官学,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蒙学教材,为我荆州的稚童启蒙。

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

刘贤此言一出,让众人无不生出惊意,特别是对宋忠、綦毋闿、和洽、王粲、邯郸淳这些人,那震惊之余,还有些难以置信。

像这等足以传世的文章,刘贤居然愿意拿出来,而非是藏在零陵刘氏名下,充当今后培养人才所需,这本身就是不简单的。

“主公高义!”

庞统站起身来,捧着绢帛作揖道:“像这等传世文章,如果我荆州学宫能编撰定型,那在启蒙方面的文脉,必然能够夯牢啊。”

“主公高义!”

蒋琬紧随其后道:“如果我荆州能大行教化,在各郡县治下开设一批官学,从蒙学开始传授知识,那荆州今后的发展必然牢靠。”

看着庞统、蒋琬他们这般激动,刘度却有些心急了,攥着手里的绢帛,看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