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收割机(3 / 5)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2260 字 8个月前

这些工匠准备了保暖的手套。

在吃喝方面,所有工匠不但可以吃饱,而且,食物搭配还比较合理,几乎每日都可以吃到肉片,这让很多工匠兴奋不已,干劲就更足了。

而对于技术特别好的研发类人才,待遇就更高了,几乎每一餐都有肉食,房间也更加的温暖和舒适。

这样照顾工匠,成本自然要大一些,但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了购买机械的贵族的身上,朝廷最终并没有丝毫的损失,甚至,还能挣不少钱。

大量的蒸汽机床,逐渐投入到生产和研发之中,这加快了研发的进度,也增加了机械的生产效率,让更多的机械进入大唐的市场。

就在这个寒冷的季节,收割机的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过,由于没有庄稼可以用来试验,性能究竟如何,根本就无法判断,只有等到春耕的时候,种植的少量小麦成熟了,才能进行性能测试,但李安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信心,认为自己所研发的产品,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在这些日子里,焦炭和炼钢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突破,建造的钢轨是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多了,在研发中心的几座仓库之中,堆积了大量打造好的钢轨,这些都是用来铺设铁路的,春耕之后,就可以用上了。

由于蒸汽机床的投产和逐步投入使用,耕地机和抽水机的生产进入了加速阶段,原本以为第二批耕地机会在春耕之后造出来,没想到在春耕之前,就已经生产出来了,并立即被贵族豪门抢购一空。

抽水机的半数卖给了贵族豪门,而剩下的一半,则投入到关中各县,以取代部分重要地段的水车,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有水车。

冬去春来,在充满花香的季节,秋收时种下去的小麦,此时已经接穗并发黄了,正是收割的好时候。

为了检验收割机的性能,李安在京城附近括了一千亩代收的小麦地,不允许百姓自己收割小麦,一切交给收割机来干。

而为了更好的扩大影响力,李安这一次造出了三台收割机,可以同时进行试验。

在收割试验即将开始之际,在试验所在的位置,除了三台收割机之外,还有成千上万名围观的群众。

有关心收割机效率的朝廷官员,也有各大贵族家的年轻一辈,以及管家和奴才,当然,更多的是附近的老百姓。

“李侍郎,三辆收割机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开始了。”

研发工匠提醒道。

李安点了点头,下令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