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秦长城的作用(3 / 5)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2133 字 8个月前

内能够办得到的,而且,当他们劫掠之后,还必须从这个拆开的口子回去,而若是这里被堵上,他们就很有可能回不去了,如此,自然也就不敢随意南下侵扰了。

至于大规模的游牧骑兵南下,长城同样具有很强的防御力,建造长城的时候非常不容易,同样的,拆除长城也不会太简单,游牧大军拆掉几段城墙之后,在回去的时候,也就必须还从这几个地方回去,而不能随心所欲的从任何方位北归,受到的限制很大,而且,拆除城墙耗时又费力,肯定不会拆除太宽,而口子太小,大军通过的速度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耽误大军行动的迅捷性,一旦回去的口子被堵住,而中央王朝的兵马又压了过来,这些游牧骑兵就危险了。

所以,不论如何,长城的存在,绝对是有很大作用的,在防御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可以忽视长城的重要防御作用。

而长城的建设,绝对不是从秦朝开始的,在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就已经开始建设了。

当时的建设长城最为积极的,就是秦国,赵国和燕国了,这三个国家都是处在靠北位置的强国,他们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国北方有义渠和匈奴;赵国西北有林胡、楼烦,北有襜褴、匈奴;燕国北界有东胡。

自战国中期以来,他们不断掳掠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由于他们善于骑射,长于野战,采取突然袭击,来去飘忽,难于捉摸,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而秦、赵、燕在战国中期的作战部队主要是步兵和战车,穿着宽衣大袖的服装,行动迟缓,日行三十至五十里,自然不能阻止匈奴、东胡的袭击和掳掠。

这不仅使三国北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大大影响了三国的争霸事业,不得已,这三个国家只能采取建设长城的办法来抵御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骑兵,利用长城来限制这些游牧骑兵的机动性,而骑兵的机动性一旦被限制了,威力也就被极大的限制了,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

当然,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光靠修筑长城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变革兵制,组建新的强大兵种,以此来威慑北方的匈奴,同时,也能够威慑争霸的对手。

比如,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开始推行富国强兵的策略,军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将原先的车兵为主,改为以骑兵和步兵为主,尤其注重骑兵的建设,从而一步步建设出一支强大的大秦铁骑。

赵国的赵武灵王,同样是改革兵制,让国内的士兵穿胡人的衣服,进行严格的骑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