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免费入学(3 / 5)

盛唐不遗憾 朕御山河 2219 字 8个月前

入学,则这些家乡是不会反对的,到手的便宜不占白不占,谁不去占便宜谁是**。

而李安提出的这个建议,却让在座的所有博士助教和学子都惊讶不已,自古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所有读书学习的人,都是自费学习的,从来就没听说过,朝廷出钱供养全国孩童读书的,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也是一项很大的财政负担。

“李侍郎,虽然最近几年,大唐的国库日渐充盈,可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大规模办学,让所有孩子都能入学,则学费和一应花费都由朝廷来负担,这份压力着实是太大了一些,只怕压力太大,会严重拖累朝廷,阻力很大啊!”

一名博士说道。

李安笑着说道:“本官的本意,不仅仅是让孩童免费入学,一切由朝廷来负担,而且,对于学习好的学堂,还要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这个钱也要由朝廷来出。”

“如此,那国库的压力岂不是更大了。”

“李侍郎是不当家不止柴米贵,学堂虽然只是读书写字,可这花费也着实不小啊!全国大规模的办学,这花费真是不敢想象啊!”

“若各行各业都如此耗费,国库再充盈,那也是不够花的。”

众人都不太同意李安的看法,显然都颇为担忧,担忧国库耗费太大,就为了区区贫民入学,就如此耗费财力,在他们看来就是浪费资源。

李安笑着说道:“诸位也不用太担心,虽然办学的一应花费都由朝廷来负担,可也未必都要从国库里面拨款,除了偏远的乡间流动学堂全部要由朝廷负担,县城以上和人多地区的固定学堂,都将在学堂内建立功德碑,让学子们日日参拜,这功德碑记录的都是捐款给学堂的大善人,他们的名讳将永远刻在这所学堂内,如此做法,必然能够吸引有钱的商人捐钱给学堂,这样一来,国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另外,大规模的学堂教育,也不用学那么多的经史子集,只要让学童们学习一些日后用得上的东西就可以了,认字是必须的,算学自然也要学一些,除此之外,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最后,还要培养孩童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学堂内外的空地上开辟种植蔬菜瓜果和粮食的地方,让学童们负责打理,而地里的收成就可以作为教书先生的口粮。”

“在学堂内种蔬菜和粮食,如此,那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