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新型战船(2 / 3)

残明虎啸 绝四毋 1108 字 11个月前

,故而对工匠提出的几点建议,让那些洋人都大为赞赏。

在蒸汽机没出现之前,全世界的战船都是木制的,但东西方对木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方的战船基本都是松木和杉木制造,优点是质地柔,易干燥,容易加工,耐久性能好,不容易翘裂等。

可松木杉木含水性高,易腐蚀,易变型,抗压能力不高,经不起大风大浪,更经不住大炮的后坐力。

而欧洲战船是橡木制成的,质地细密,韧性好,耐腐蚀强,抗压强度远超松木杉木,故而欧洲战船能够安置多门大炮。

当然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船舵,东方的战船从南北朝时起是一次飞跃,创造性的发明了船尾舵,让战船更加灵活。

可船尾舵在那时是最好的,因为没有火器,水战的决胜是依靠接舷战来决定胜负的,可这东西操作人数多,占用地方大,半个甲板都被拉舵的人占用了。

而火器的兴起,战船是依靠大炮来摧毁对方舰船的,你把甲板占据了,火炮的数量自然就跟不上了。

欧洲人在十二世纪就发明了操舵杆,大大减少了人员,减少了占地面积,解放了大量的水手来参加战斗。

再说动力,明末的东西方在战船动力上应该差不多,都是人力加风力的做法,并没有拉开很大的距离。

但是后来居上的英国人,在风帆战船上确实领先了全世界,主要是他们设计出多种风帆,用于不同的情况,也加大了风帆的面积,利用风力达到了极致。

他们设计出横帆,斜桁帆,支索帆,三角帆等多种样式,加大了受风面积,到了百米大船的时代,一艘战船甚至能挂三十六面风帆。

而大明的战船最多十二面,就是当年的郑和宝船也达不到二十面帆,那是人力和风力共同组成的动力,当然宝船不是战船,更类似与现代的航空母舰,是指挥用的。

但东方的战船拥有一项领先西方几百年的技术,那就是水密舱,大明继承了大宋的技术,大型船舶都是分仓隔离的。

这种构造既防止船只漏水后快速的沉没,又加固了船体不易被风浪打碎,西方直到十八世纪末,才真正普及了水密舱的设计。

陈子强自然是要利用东西方的优点,摒弃缺点来建造战船,首先就是从木料上开始改变,只是橡木大明不多,但还是有的,这就要夸夸咱们地大物博了。

辽东和山东就有橡木,特别是那个时代的辽东,山高林密极少被破坏植被,早几年陈子强在辽东时,就让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