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年轻人不要冲动(3 / 6)

的言论河蟹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广告商给力,要知道热搜都是可以出售的。

现在攻击杨舟的人,可不是简单的无组织黑子,而是一些医药集团粮食集团,现在甚至还有搞美容的集团都想搞垮杨舟。

黑子们干活都是有工资拿的,就是要找杨舟的毛病。

于是普通网友惊讶地发现,力挺杨舟的言论坚持了没多久,排在前面的评论方向慢慢开始转变了。

“杨教授这是眼红了吧?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哈哈哈,质疑人家诺丹尼,要知道诺丹尼可是前些年的诺奖得主,张丰教授更是发明了基因剪辑技术,现在就掌握着相关专利,杨舟有什么资格质疑他们,质疑组委会。”

“我觉得颁奖完全没毛病,杨舟在生物领域贡献的确不小,解决了两大绝症,但是别忘了,杨舟运用的生物技术,还是基因剪辑技术,都说喝水不忘挖井人,杨舟现在站出来说的这些话,有点乱带节奏了。”

“也就欺负大家不懂生物领域的专业知识罢了,国外已经有不少科普博主,将基因剪辑技术完全科普了一遍,杨舟压根就不是基因代码的首创者好吗?”

“二十几名诺奖得主都在生物计划小组,人家取得成绩是正常的,反倒是杨舟可能知道自己不是对手,选择避其锋芒,跑去研究航天技术,反正杨舟有钱嘛,现在拿着票子去追求更远大的理想也很正常。”

网上各种各样的言论,把生物领域的科学家们气得够呛。

他们又争不过这些黑子,反驳的言论发出去,很快就被压下去了。

有组织和没组织的自然不同,战斗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本来杨舟以为自己发布消息,会得到所有人支持,他开创基因代码学,证据确凿,现在无数学生物的学生们都看过他写的基因代码教材。

就算杨舟没有公开发布几篇学术论文,大家应该知道他的贡献才对。

结果却是没想到,学术是有门槛的,普通人压根不会去看论文,甚至根本不知道知网是什么。

更何况不学生物的人也接触不到正在普及的基因代码教材。

甚至网上有人带节奏,说这些教材其实都是杨舟参考了外面的技术。

反正完全颠倒黑白,很多普通人也分辨不出真假。

要是外面的人是假的,那为什么国际生物大奖要颁发给他们,专利为什么在别人手里?那么多诺奖得主,为什么都在同一个计划小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