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为臣之道(2 / 3)

方大概就是当时这个朝代最危险的边境之地,到地方没几天就被人杀了一家老小,至于怎么杀的,先杀男的还是先杀女的,这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历史上记载的书生当官后就开始大吹特吹皇帝的宽厚,对于书生惨死用了春秋笔法给带过了。

而且王翦突然意识到陛下的心性有所变化,本来大秦就很强了,陛下就已经骄傲了。

现在又来个国师,把大秦变得更强更厉害,陛下肯定要搞点事儿做,不整出来点事儿他就不叫嬴政。

再加上老赵年龄越来越大,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先不管这事儿好不好,到时候肯定要出事儿。

谁的**灵敏度高,谁就能在这场斗争中活下来,而且自己的孙儿王离以后要跟扶苏做搭档,继续把大秦这辆战车开下去,就必须要保证他的**灵敏度非常敏感,能力反而是次要的。

想到这时王翦想起来了大秦国曾经的将军,白起。

那个时候王翦没这么老,没这么厉害,武安君白起才是最厉害的战国头号将军。

武安君白起在三晋大地上纵横驰奔,所向无敌,三十余年来所向无敌,纵然是王翦也只能望其项背。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78)正月,秦派五大夫王陵率兵进攻赵都邯郸,但收获不大。

昭王又派了军队协助王陵,还是打了败仗。

于是秦昭王这货就派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陵统兵,直接放核武器白起出来。

可武安君拒不执行王命,并有不少怨言,后终被昭王赐剑自刎。

那么武安君白起他做的对吗?

首先白起属于当着所有人的面儿抗旨,而且认为这次攻打邯郸的军事行动必然再次失败,这就是在打秦昭王的脸。

白起判断的的确是正确的,而且后来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个判断。

但是领兵在外却得罪在皇帝身边的宠臣(文臣),后果不言自明,文臣的笔和嘴可是比战场上的刀锋危险恶毒。

白起严重缺乏基本**素质,本来秦军就吃败仗了,君主正是苦恼、尴尬、无颜面对自己的时候。

这哥们直接公开嘲讽君主的失误,只会令君主恼羞成怒。

至于**敏感性,白起临死前,还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至于落到被赐死。

他自以为军功卓著不会被杀,但是正是功劳大的人才会更加危险,需要更高的**素养。

得罪文臣,嘲讽君主,抗旨,他能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