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汪入海(2 / 2)

果然,高人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刚才还枝繁叶茂的桃林又成了先前那个光秃秃的模样。

走出小路,老道士指着远处冒出炊烟的地方说:“你们看吧!那里、那里、还有那里都有人家,只是这里交通闭塞,许多人都已经搬走了。”。

“诶,还真是,怎么我们之前来的时候都没看见?”我惊呼一声,老道士指的这几个地方果然都有人烟。

“你们是从后山那条小路下来的吧?”老道士问道,我连连点头,看来我们这是遇见高人了啊,“那就对了,那个地方多有鬼魅,你们肯定是被他们骗了。”。

这种事在农村很常见,像什么鬼打墙,百丈崖都属于这一类,遇见百丈的人一般还有生机,但要是遇见了青丈就只能自求多福。

“道长,还没请教你的尊号,师出哪座名山?”蒋嘤咛打岔道,硬生生将我准备问的话给憋了回去。

“贫道师承崂山派,俗名汪入海。”汪入海说,我嘀咕着这老道士命里缺水吧?都是汪了还要入海。

崂山派,是全真龙门派的支派,道教派系诸多,仔细解释起来很麻烦。

但是崂山派和茅山派一样,也有符箓道术,两派只是传承不同罢了,但是殊途同归,万法归一,都是道教。

崂山派的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

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

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

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

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在抗战时期,很多崂山道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力退外敌之后,崂山道士又回到道观,穿上道衣,为天下生民祈福。

道教是国教,确实对得起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