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请城隍-1(3 / 3)

司、钱银司、幽冥司、纠察司、婚娶司、子孙司、医药司、寿命司、功过司、曲直司、监狱司、兵戎司、运途司、文书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组廿四司,司名皆为对偶,相当骈俪,文艺程度较高;且各司之职称,皆为民众所求而设定。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

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福州的城隍庙是建于晋朝太康三年(282年),相距仅43年,所以福州城隍庙是全国第二早的庙宇,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燕京祀杨椒山,杭州祀周新、文天祥,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大多城隍庙里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

现在还是有很多城隍庙的,去的时候还能看见这些对联,不过很多以前流传下来的城隍庙都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毁了,现在能看见的多是后来修建的,真是呜呼哀哉啊。

城隍庙里,每年都有钱、米、衣服、棉被、医药、棺木等的施舍,府城隍庙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动,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规模的施舍。

还有为人主持公道,排解纠纷的活动。在旧社会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庙戏台上例有一场木偶“鲁戏”。因那时穷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债,有家难还,无路可走,只得进城隍庙看“鲁戏”当“守岁“。

有乐善好施者,派人捎带“红包”,悄悄地分别送给那些穷苦人。

这些东西在以前被斥责为封建毒瘤,但这其实也是九州文化的一部分,就这么消失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也未免太可惜了。

我们四人退出木屋,只见蒋嘤咛十分慎重的朝正东方点了四炷香,敬神三炷香,敬鬼四炷香,千万别搞错了,不然不仅仅是贻笑大方,还有可能惹上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