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钓鱼人(2 / 3)

去外地工作的。

也有城里买了房,一家老小全搬了过去的。

这也意味着居住在这里大多数是不习惯城市生活的老年人,一位老人的逝去,就代表村子更萧索几分。

而李牧家。

他父母和爷爷奶奶四口人都住在这里,反倒成了整个村子在家人数最多的住户。

所以很多时候。

村长或村书记如果有事过来,都会先去李牧家。

因为只有他家一直有人在,其他家不是需要打电话,就是抽时间才能回来。

下了车。

李牧站在门口舒缓了一个筋骨。

“知道回来了啊!?”

一见李牧,**徐梅抱怨道“这次怎么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有点事”

李牧笑着解释道。

“然然,快让奶奶抱抱”

说完儿子。

徐梅伸手将李然抱在怀里,在他小脸上又亲又捏,道“都把奶奶想坏了”

“爷爷,太爷爷”

李然从他奶奶怀里下来,迈着脚步,飞快的跑到池塘边,喊道“我也要到船上去”

池塘里。

一艘乌篷船,破开了早春的湖水,荡起了阵阵涟漪,穿梭在荷叶之间,船上,李建国撑着竹竿,李牧爷爷站在船头向池塘里抛洒切碎草料。

这是他们父子每年都会做的事,喂鱼的草料并不是专门买的,而是地里的青草。

菜地里。

或路边长出的青草,李牧父母会割回来剁碎喂鱼。

这也李牧老家周围环境很干净的原因,因为一旦有草,基本上都喂了鱼。

李牧家鱼塘面积很大,差不多一百亩地。

里面养了多少鱼,李牧也不清楚,只知道这鱼塘从他记事起,一直都是他们家承包的。

而李牧父亲和爷爷对鱼塘规划也很富有创新性。

三分之一专门养莲藕。

另外三分之一长那些净化水质的水芹菜,芡实,浅水处再养些狐尾藻。

最后三分之一是菱角。

总之这片鱼塘的创收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水芹菜,芡实,菱角,莲藕都可以卖钱,至于鱼的话,李牧估计不会太多,毕竟如果鱼多的话,水芹菜,芡实不会长这么多,因为鱼特别喜欢吃这些植物的嫩芽。

李牧不懂养鱼塘。

但也觉得他爸和爷爷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