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翻议、腕断(六)(2 / 3)

清明祝 古时桥头 1044 字 5个月前

至于其他地方的军厂,叶永甲本打算逐出番匠,此外原封不动,但曾粱放心不下,先后上疏,认为:“番人多能蛊惑人心,遍结党援。必有奸民受其财物,为其做事者,亦当一并严查”,获得了皇帝的首肯,着吏部负责此事。

然而属官们只为邀功求赏,一到厂内,便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指工匠役夫为奸民,大肆拷打,牵连愈众,导致匠人四处逃散,无人敢来做工,不仅厂务停摆,各州各县也受尽侵害,扰乱不已。

“你这是良心大发,肯收手了?”

叶永甲疲惫地坐在案几前,微微抬起眼皮,看着来递文书的曾粱。

曾粱的双眼死死盯着文书:“我不想听你的冷嘲热讽。这是我的分内之事。”

“这是什么名单?”叶永甲问。

“抓获的奸民名姓都写在上面了。”

“行。你慢走,不送了。”

叶永甲掀开文书,看见最后的那一行数字,不禁摇头冷笑,带着它进了二堂,见崔乙和蔡贤卿在此处商谈,便把文书一甩:“这曾粱抓了多少百姓,你们可知道?”

崔、蔡一愣:“多少?几百?”

叶永甲徐徐答道:“我给你们读啊:共捉住奸民八千名!”

蔡贤卿与崔乙面面厮觑:“这小子,真难为他了,还特地凑个整数。”

崔乙亦道:“各地军厂的匠人,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五千多名,竟有八千人与番商勾结,岂不笑话!”

“那我等可得好好尊称他一声‘平夷尚书’了。”蔡贤卿讥嘲道。

叶永甲叹道:“此事关系着多少户人家的破亡,实不该如此打趣。更何况,我们也要干一件不得人心的事,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么。”

“您说的……是我之前的提议?”崔乙小心翼翼地问。

“是啊,”叶永甲皱着眉头,“最近张成怀又来了上书,执意要求罢我的职,看来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您刚刚死里逃生,皇上的气才消,骤然杀一大将,能成?”蔡贤卿保持着一贯的稳重。

崔乙解释道:“皇上还倚仗着我们去办蓝渊的案子,若不能重建威望,何以担负重任?”

蔡贤卿仍不服气,叶永甲见了,忙摆手制止道:“蔡老,你不必再劝了。我既结党,恶人的名是逃不掉的,这笔血债,我自己背就是了,不连累你们的清白。”

在张成怀新呈的奏疏之后,紧接着便是兵部的联合弹劾。叶永甲利用董晟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