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回 悠悠两载(1 / 4)

乞活西晋末 万载老三 1633 字 7个月前

洛阳陷落,天下震动,消息传至远在海外的华国,惊起八卦无数,但也仅此而已。便是素来高唱抵抗外辱的华王纪泽,也仅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通无关痛痒的谴责遗憾,呼吁晋境汉民联起手来,将肆掠残暴的胡人赶出中原,继而,他便以此为鉴,敦促华国百姓全身心投入内部建设,强大自身,然后,就是该咋的咋的,浑一副吃瓜群众之态。

事情倒非表面那样简单,少有人知的是,在洛阳一事上,华国其实吃了个小亏。早在洛阳司马毘局势恶化之际,华国一度遣出使者,斡旋于青州、江南和洛阳之间,期望接应司马毘迁国海外,哪怕将玉玺留给大晋他方势力用来买路,自家至少也能落些人口资材。殊不料空忙活半天,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间接促成了洛阳势力与江南势力的合流。

必须说,此番江南集团确是棋高一着,更兼好运连连,竟然适时耗死了年迈的山简,而荆州二号人物则是出自琅琊王氏的刺史王澄,司马睿就此轻飘飘得了荆州以及南阳郡,与洛阳实现了地理对接,再有琅琊王氏等盘根错节的大晋士族们居中勾连,愣是逼得司马毘就范,斜刺里从华国虎口夺食,轻巧巧的就将颇为同气连枝的洛阳势力,及其残存辖境的数十万军民,统统收归了帐下。

司马睿这厮能力不咋的,却通过纵横捭阖,短短两年多时间,便神奇的全踞了巴蜀之外的长江流域,相比正史同期,势力更强,甚而多得了一块传国玉玺。虽然作为安抚条件,司马睿将一块交州之地封给了被迫下野的司马毘,但谁都必须承认,司马睿俨然南中国的霸主,大势已成,声望无两,继承西晋大统实至名归,称帝仅是时间问题。

当然,着力内部发展的华国这次仅是动动嘴皮,没甚投入。虽然纪某人看着司马睿一个劲的白捡便宜,蹭蹭蹭实力暴增,心中泛酸得很,却也不至恼羞成怒擅起报复。毕竟,洛阳势力里可是有着不下五十的司马诸王和数不清的高官权贵、名士贤达,他华国这方泥腿子势力不受大晋士族待见已非一次两次,心态早已锻炼出来。

而且,令纪泽颇为欣慰亦或阿Q精神的是,至少因为他的干预,匈奴人虽然夺了洛阳,却未得以大肆抢掠,也未能劫下江南军接应下的洛阳军民,更是不曾像正史一般俘虏皇帝缴获玉玺,汉家人的那张脸虽已鼻青眼肿,总算还留了点颜面,让他这位自诩民族大义的华王也好出门...

得,自强才是王道,还是继续修炼内功来的实在!瞥了一眼山河破碎的大晋,华国上下继续将精力投入了自家的建设发展,以尽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