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国家意志(2 / 4)

天命唯汉 曹吉利 1639 字 2022-12-16

…………

成固县,大汉煤铁商社。

时隔多日,这里再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内部的道路已经完全用水泥硬化了一遍,这样一来,即便是大雨滂沱,地面也不会影响人员或车辆的行走。

并且在很多的地方,地面下方都埋有轨道,方便运送原料以及成品。ωωw.Bǐqυgétν.℃ǒM

至于工匠居住的房间,则依然是当初的木质,毕竟这一时期的惯例,砖头是修坟用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冶炼区,因为矿工的数量增加不少,所以竖高炉继而连三的拔地而起。如今,这里日产钢量,已经由原来的一吨,也就是四千斤,激增到了近两万斤!

这,还是刘盈将很多工匠,分流到了其他区域的原因。ωωw.Bǐqυgétν.℃ǒM

只是他觉得,如今这样的规模,已经接近极限了。

毕竟人无粮不行,搞工业更是如此。

工坊中的男性工匠多一个,农田中的壮劳力就少一个,即便是有了更加高质量的耕犁、耒耜、镰刀等农具,但在依靠人力为主的年代里,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是有上限的。

想要将工业水平再度提升,无非就是两条。

一,农业机械化。

不过很明显,这是做不到的。

二,鼓励生育。

这是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方法。

毕竟人多力量大,既然单人的工作效率有限,那么就多上几个人。

反正这一时期,地广人稀,到处都是等待开发的农田。

不过开垦农田,同样需要大量的壮劳力。

而在鼓励生育计划中的新生儿,至少还要有十二三年,才能转化为劳动力。

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男孩子基本上有个十二三岁左右,就开始在农田中,和大人一样劳作了。

无非是大人干一亩,他们干半亩罢了。

所谓男孩不吃十年闲饭,大抵就是这样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他们没有长大之前,是需要消耗掉不少的粮食的。

所以这一时期,人们春种秋收的习惯,必须要变一变了。

不过刘盈并不打算在秋收之后,就立刻推广冬小麦的种植。

这是因为冬小麦秋播夏收,而夏收之后,后世一般是选择种一季晚稻或是玉米。

但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