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盈:摸着鹰酱过河……(2 / 4)

天命唯汉 曹吉利 1584 字 2022-12-24

过来一种牛,中国本土其实也有水牛,不过在此之前就已经销声匿迹,近乎灭绝了。

比如从河姆渡遗址中挖出来的水牛骨头,就和后世常见的水牛不是一个品种。

根据刘盈当键盘侠时看到的一些研究,中国本土水牛在早些年的时候,曾经被称为兕,也就是被误传为犀牛的存在。

毕竟挖出来的甲骨文卜辞中,曾经描述了商王在田野间狩猎,一次性用弓箭射杀过四十头兕之多。

犀牛皮厚如铠甲,用弓箭射猎的难度极大,最重要的是犀牛不是群居动物,要想在一天之**杀四十头几乎是做不到的,而野生水牛,无论是哪个地方的种群,都是一种群居动物。

而且安阳这个地方上古时期水网纵横,也适合野生水牛繁衍生息。

在后来周朝,比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有着这样的话,既张我弓,既挟我失。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这说明兕和鹿是周王室的捕猎物,而周代遗址中出土过水牛的骨头,但却并没有发现犀牛的踪迹。(注2)

至于本土水牛的灭绝,和印第安人灭绝美洲野马很接近,印第安人灭绝野**时候,尚不掌握制作轮子的技能,等到点出了轮子这一科技之后,能用的就只有羊驼了……

类比一下的话,就是南方先民驯养水牛的时候,并不掌握牛耕的技巧,准确的说是不懂得如何冶炼钢铁制作耕犁,种植水稻的时候都是火耕水耨,也就是放火焚烧秸秆,然后放水淹死杂草……

水牛偶然出现在水田之中也是用来踩死或吃掉水田里的杂草,然后顺便施肥,不存在河姆渡人驯养水牛是为了耕田的说法。

毕竟耕犁如果是青铜或是石头制作的话,就只能用人来拉,牛的力量太大了,很容易拉着耕犁撞在石头上,直接报废了这个价值不菲的农具。

所以,没有合适的耕犁,没有合适的耕牛,农业发展近乎停滞不前,这也是长江以南在唐朝之前始终发展不起来的另一个原因。

在刘盈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梅鋗的时候,梅鋗笑了笑,放下手中简笔画说道:“殿下就是为此事,才把我从前方军中叫了回来?”

刘盈上下点头:“正是。此事关乎国之命脉,值得重视。”

梅鋗稍稍沉默了一下,接着说道:

“这种牛我见过。之前我的部族中就蓄养有这种牛,不过和北方草原人放牧羊群的方式类似,我们是挑一处有溪流水潭的山谷,灭绝那里的虎豹豺狼之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