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赵进再次被参(3 / 7)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3010 字 6个月前

好几个官员实名弹劾赵进,而弹劾的罪名却也不是说赵进贪污受贿之类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基本上熟悉赵进的人都知道,这人不差钱,也不贪污受贿,从这方面下手非但不会给赵进造成什么伤害,相反还会证明他的清名呢。

所以他们弹劾的内容并不是什么贪污受贿,而是渎职。

具体下来就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开发北岸捞取政绩,以租代卖的方式廉价出售国家资产,以至于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财政损失。

他们这些人明显是有备而来的,而是准备了一大堆的资料,甚至连好几家公司租北岸开发区土地的合同都是被他们拿到了副本,然后他们根据上面的合同内容,再结合当地的地价以及租金之类的,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赵进这样的操作方式,让国家至少损失了两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数额堪称巨大!

当赵进得知此事的时候,江南道督察院已经是根据这些举报,向上海派出了调查组,以便查明真相。

赵进是接到了江南道督察院派来的调查组问询的时候,才是知道了此事。

赵进看着眼前的这几个江南道督察院派过来的御史,眉头紧皱。

被御史问询,这是他从政生涯里的第八次了,他一点都不陌生,甚至都很清楚他们的程序,首先他们会以非正式的名义询问自己,然后进行调查。

这个过程里,如果赵进无法自证清白,又或者是有确凿证据的话,那么这种非正式问询就会变成正式的调查,督察院那边会火速正式立案,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软禁相关官员。

一旦确立罪名后,督察院就会向法院申请逮捕令,最后就会带着巡警正式逮捕犯事的官员,彻底进入司法流程。

通常来说,一旦进入立案阶段,那么基本上就别指望着能够走出督察院了。

因为督察院办案也是非常谨慎的,针对官员的案件,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础,所以他们会拼命的找证据,同时避免打草惊蛇,当他们正式立案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证据确凿的时候了。

到时候,想要再走出督察院的,那就是不太可能了。

他的前面七次进入督察院,也都是在巡查处任职期间,尤其是在担任巡查处处长期间,更是隔几个月就去一次。

但是自从从巡查处处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还是第一次进入督察院的询问室呢。

尽管这几个御史表现的非常客气,说说笑笑的,说什么只是让自己协助调查,只要搞清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