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204公开审判(2 / 3)

响实在太大了。

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都是有限的,即便是大明报。已经遍及大明的1500个县。但是依旧没有完全掌握大明的舆论。

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获取的消息大部分靠的还是地主豪强。

虽然带到北京的183名孔家罪犯,早已是人证物证俱全。

但是嘴长在人的身上,管天管地,还能管得住别人胡说八道?M.

哪怕是后世为了一分钱,甘愿当外国狗,胡说八道的公知也多了去了。

更何况现在朱由检动了这么多人的利益呢?

锦衣卫,东厂在大明所有人的眼里都是皇帝的走狗。

如果朱由检派遣锦衣卫,东厂前去审判的话,哪怕用脚指头想都能猜出,那些人能说出什么来。

清理孔家污秽,重塑大明精神,本就是朱由检法制改革的一部分。

这一点是不容改变的。

为了避免有心人拿这个事说事。朱由检才强要求三司会审。

之所以不直接指定官员,是朱由检担心,别指定的官员脑子抽了筋,万一干出点啥事来,

亦或者被有心人干出点什么事来,到时候所有的脏水不就全都泼到自己身上了吗。

但是朱由检还是高估了文官的素质。果然在他们的心里,国家的兴亡,还不如他们的脸重要。

殊不知所谓的脸面,根本不是靠这个的。

当官的不畏强权,秉公执法,造福一方。才是真正的脸面。

当一个狗官,四处勾结畜生,徇私枉法,欺压百姓,算个屁的脸。

崇祯6年6月初三。

经过严密的准备,朱由检在大批朝廷精锐的护送下,除了皇宫来到了安定门的城楼上。

城楼附近早已经被禁卫掌控,朱由检50m除了一些官员之外,大都是生化士兵。

城楼之下,不仅有从曲阜押解过来的罪犯,还有一些高官亲属,皇室败类。

再往旁边则是报社的记者,他们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

随后便是维持秩序的军营,和数万围观的百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律法不存,国将不国。

纵观古今,王朝崩坏,大都是3分天灾,7分人祸。

自古以来,天灾难测。

但是人祸是可以,也必须避免的。

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