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3 / 3)

主要精神包括:**是实现人性的形式,治国不能违背仁义原则,**从本质上说也是做人之道。统治者修己成仁**的根本。

修己最切实的路径是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视听言动,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悌之道,治国以治人为本,以治法为末

法无治乱,得其人则治,失其人则乱,应以贤者为君,以圣者为王。

君子当其位是实现人性**的保证。

民为邦本,君、民、神三者,民是第一位的,民秉天意,得民者得天下,失民者失天下,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国家应由贤能的士人掌治权,士人应以义入仕,以道事君;贤能的士人不仅为人臣,而且为君师。士人以修身为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儒家的**理念,看起来很不错,但是真正做起了可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M.

以民为本,没有错,选择贤能的士人掌治权也没有错,但是关键怎么保证选择人是贤能的人?

人心隔肚皮,才能可以检测出来,德行其实能那么简单看出了的?

在不能保证官员德行的前提下,还要治法为末,说白了就是给**,狗官提供了一个生存的土壤。

毕竟连千刀万剐都断绝不了**的贪念,其他方式怎么可能断绝的了**的贪念

而且人都是有私心的,在人治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包庇的情况。

就好比一个普通人,一个富商,一个高官的亲属,一位皇亲国戚,犯了同样的一件案子。

如果按在交给一个县令来判决的话。

通常情况下普通人可能就是按照法律惩治,富商要是有背景的话,给点钱就能减罪,甚至免罪。

没有背景的话,多给点钱,也能减少刑罚。

但是高官的亲属,至少7成的可能,是大事化下,小事化无。

至于皇亲国戚,估计县令的跪着听皇亲国戚的话。

同罪不同罚,权势越高,处罚越小,甚至连处罚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