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214大明巨变(2 / 3)

那么容易?

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须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改变。

努力奋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

但是其中的成本属实太大。

尤其是对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其中的犯错成本足以压得自己几世不得翻身。

集中到一起学习,虽然学不到社会上的种种方式,但是学习知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有了前辈经验,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自己探索的成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知识的传递,反而会从侧面带动科技的发展。

虽然百姓不是科技发展的直接的受益者,但是也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就好比化工的发展,虽然没有改变,压榨的现实,但是得益于化肥,农药的产出,种子的改进,粮食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后世华国,十四亿人吃穿不愁的背后也有化肥,农药,种子的贡献。

哪怕不能改变自己的阶级。

在生活质量上过得比以前富裕,在精神领域上变得更加充实,也算是改变命运。

...

大明的变化不仅如此。

那些曾经为了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明士兵们,出去时候腰杆子挺得更直了。

身上的伤疤,也不在介意向众人展示了。

种种的改变,只因为,陛下当众肯定了他们的努力,说出了他们是大明的英雄。

自古以来,好男不当兵,一直是汉人王朝的传统。

当兵的一直被世人看不起。

即便朱由检多次改革,也只是提高了军人一点点的地位。

也只是把军人拉到了和普通百姓一样的地位。

在地主豪强,王公贵族的眼中,军队,依旧是一群丘八。

哪怕朝廷多次重处侮辱军人的人,但是依旧有畜生看不起护卫大明安全的人。

自古以来,

战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场,一切仁义道德都要靠边站,打赢仗最重要。

士兵属于一个高危的行业,在战场上能打胜仗,在一系列阴谋阳谋中活下来,还需要考虑战场外的致命因素。

在世人眼里,有德行的人去当兵就是去送命。所以当兵的无形中形象就降低了一个档次。

在加上,自古以来,打了胜仗,可能就几两银子的赏银,其余的赏赐,荣誉,要么是将领占据了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