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谈判顺利进行(3 / 3)

郑国公之所以会向天子妥协,那是因为虽然整体实力上郑国远超周国。

可是郑国现在能调动的兵力,形成的局部实力其实是反而弱于天子的周国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郑国公树敌太多,这些年扩张势头太猛。

接下来的谈判里,姬悟生与祝童都拿出了绝对的诚意与平等的身位。

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的咄咄逼人跟居高临下。

周建国自然也是见好就收,他现在的主要目的还不是扩张领土。

因为没有实力支撑的扩张,那也只是一个虚胖,随时会崩溃。

周建国本来只想在周国开始变革强兵,如今机缘巧合之下,

自己拿下了曾国与丹国,领土与人口激增了一倍。

所以周建国与姬悟生谈判时,也不再挖苦讽刺。

双方也不再讨论虚头巴脑的事情,而只在实际利益上做博弈。

经过一下午的磋商,周建国与姬悟生基本达成协议。ωωw.

丹国复国,但是丹国每年要向郑国交税金七千金,粟米粮食一万担。

其实短期来看,郑国公抛弃掉丹国也是抛弃掉一个包袱。

每年还能收入七千金与一万担粮食。

这样郑国不用驻军,不用消耗钱财还有收益。

郑国公太宰的头衔不得剥夺,但是同意天子将太宰之职一分为二。

也就是周天子可以任命左太宰与右太宰。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名誉头衔,弱国拿到毫无意义。

中等强国拿到可以欺凌小国。大国根本不在乎。

郑国可以公开对周天子进行名义上的进贡,但是实际不进贡任何东西。

但是郑国商人在天子的管辖地界内,从商的税金减半。

天子释放在丹国俘虏的士族与平民,奴隶归天子。

像这样的细则双方谈了很多。

说白了都是利益交换,天子暂时要和平要发育。

郑国公暂时动不了天子,就拿实际利益来求心里安慰。

双方各取所需。

天子得面子,郑国公眼下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