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经历(二)(2 / 3)

庶门风华 千年书一桐 1090 字 7个月前

地命人取了一支箫和一把琴来,当着李稷的面他吹了一首《关山月》,幽幽怨怨的笛声很快从这座院子里传了出去,传到了陆端的耳朵里,也传到了那些侍卫的耳朵里,勾起的不仅仅是他们壮志难酬的遗憾,还有他们的思乡之情。

一曲吹罢,耶律达放下了箫,“听闻这首曲子琴箫合奏的效果特别好,可惜我一直没有找到那个和我一起合奏的人,不知太子殿下可有这雅兴?”

李稷笑了笑,“人在屋檐下,敢不从命?”

话一说完,耶律达身边的侍卫搬了一张矮几来给李稷当琴台,并把琴和琴台一起抬到李稷面前,李稷试着调了调弦,随后自顾自地弹起了这首曲子,耶律达听了片刻微微一笑,这才拿起箫和上了。

两人合作了两遍方才罢手,放下箫,耶律达颇有深意地看向了李稷,“难怪你们汉人总说什么知音难求,今日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失敬失敬,没想到兄台居然是一位精通我们汉文化的饱学之士。”李稷确实很意外,同时也有点担忧。

对方肯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习汉文化,想必也是对中原的土地有了觊觎之心。

耶律达似乎看出了李稷的隐忧,主动给李稷倒了一杯茶,“太子殿下误会了。说起来我们大辽和你们大周其实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因为两国的渊源太深了,不说燕云十六州的那些汉人,上京的汉人也不少,就连我们的皇室也有不少和汉人通婚的,还有,想必太子殿下也知道,我们的朝堂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甚至于我们的文字都是和你们汉人一脉相承的,可女真是什么人你们想必也了解了,他们刚从茹毛饮血的氏族部落走出来,仍停留在原始的游牧阶段,你觉得谁的信誉更高?”

这话倒是问到了李稷的心坎里,因为颜彦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她也说辽国沿袭了很多汉人的文化和习俗,而女真才刚开化,只信奉弱肉强食。

可问题是,有学问有本事的人做起坏事用起心机来往往比那些刚开化的人难对付多了,所以李稷也不好决定取舍。

再则,他一个堂堂的大周太子被抓了过来,不说报这被辱之仇反而选择和契丹结盟,传了出去,他还有何颜面再忝居这太子之位?

想到这,李稷忽然怀疑这个幕后内鬼可能是女真人,女真为了激怒大周,所以来了一招狠的,逼得大周不得不答应和他们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