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以瓢饮水的书生,对错之辩!(2 / 3)

些年发生的那件事后,便再无学子敢对这位女教习,起什么非分之想。

没有了非分之想,剩下的自然只有敬畏。

余帘沿着清幽小径一路行过了书院前院,沿着曲折蜿蜒的山道前行。

走了约莫两刻钟后越过了柴门,来到了书院后山。

远处瀑布自数十丈的山崖上倾斜之下,在下汇聚成了一方清澈湖泊。

湖泊之中有一只大白鹅,高傲的昂着头,在湖水中游走着,像是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不时还发出“嘎嘎.嘎”的叫声,着实是有些扰人清静了。

湖泊对岸的林中不时传来琴箫合奏之声,悠扬婉转且空灵寂静,可洗涤心灵。

湖畔某块平滑的青石侧,一身破旧棉袄的中年书生李慢慢,随和的坐在那里,手中一木瓢中,盛满了清澈的湖水。

看书以瓢而饮水,知者乐,水;仁者乐;

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不外乎如是也。

余帘走到青石侧,看着仍旧以瓢饮着湖水的李慢慢,很是温和的问道:“大师兄,师妹有惑,不知大师兄,可解否?”

她心中本就有疑惑,与陈玄先是论礼,后论对错,心中疑惑更甚。

疑惑亦是心魔,心魔既出,已是避无可避。

李慢慢将瓢中湖水饮尽,起身后有些拘束的说道:“三师妹,不知是何疑惑?”

人在一生中总有着这样那样的疑惑,或大亦或小,或难亦或易。

其中最大最难的那个疑惑,便是心中之魔,犹如蚀骨之火,燃起之时便不得熄灭。

这也是为何,他这位三师妹,会在旧书楼中,抄写乐二十多年的簪花小楷。

从当年的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到如今的二八佳人,受人尊敬的书院前院余教习。

余帘看向了微波荡漾不止的湖面,说道:“旬月前与陈玄论礼,辩难我不及也。”

“书院之礼,非恒也,的确无法驳斥,因永夜悬于人世间。”

“今日卯时一刻,又与陈玄论及魔宗、西陵之对错。”

“太平道陈玄言‘本无对错?’敢问大师兄,何为本无对错?”

枯坐旧书楼,抄写簪花小楷二十年,本以为能祛除心中之魔。

可谁想心中之魔越盛,已到了尾大甩不掉之时,她已然快压制不住境界了。

李慢慢手中摩挲着那木瓢,最终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某个念头,她平静的说道:“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