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边疆岁月(五零年代11)(3 / 7)

记得今年团里可是大丰收了来的,除了红薯,还有土豆,大豆,黄豆,绿豆,玉米,水稻和小麦,差不多有九十多万公斤吧,这些团里一点都没截留?”暖暖一边说一边开始处理那些红薯,“清油这一年就给发了两百克,糖米面全都没有,按理说供给怎么样不会差到这种地步吧?”

挖坏的红薯,如果不尽快处理,很快就得全烂掉。

手中短剑把那些挖坏的地方刷刷的切掉,放进欧阳提过来的水桶里。要么切成条晒干做红薯干,要么磨成粉做红薯粉,或者粉条。

“全都上交了,今年不少地方都遭灾了,需要支援。今年冬天搞不好大牲口都没吃的。而且,冬天的任务也下来了,师里面要求联通五团至十二团的大水渠,排碱渠。大水渠直深三米,排碱渠直深九米,水渠两边还要种上三排以上的树苗,用于防沙固土。

别的团情况怎么样,我不是很清楚,我们团相当惨,团领导当时图省事,直接沿着库塔路两边划分连队,所以我们要挖两条渠,种植四条防风固□□,贯穿整个团所有连队。划分的时候就给自己弄了长条形,挖渠可不就沿着这个长条形嘛,工作量直接加倍了还多。”

五团六团是从库市往下走,七团到十二团却是往上走,是两个方向的,七团也是这个方向上离库市最近的团场,有将近四十公里的路程,也就是说挖渠也有这么长。可是挖渠这事吧还不能和库市那边对半分,而是按照管辖区来分的,七团就包揽了其中三十公里的距离,别说挖渠了,到是上下工都是麻烦事情。

然后,暖暖发出了灵魂疑问,“粮食从哪里来?”

欧阳沉默。

“不会吧,粮食还要自筹?”

与暖暖的质疑不同,其他收到消息的人家建设团场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个个提着铁锹锄头坎土曼,除了干不动活的老人,要上学的小孩,在家做饭的女人之外,全都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开沟挖渠。甚至已经退休的老人都有申请去到畜牧队帮忙照顾牲口,或者跟车赶驴。

闻人爸爸本就是个闲不住的,老早就跟车了,如今也没想着换个活计。如今入冬了,各处消耗柴禾的地方更多了,偏偏红柳越挖越少,他们要走的地方越来越远,往往辛辛苦苦一整天只能弄回来一车子,只够砖厂和大厨房用,各个小家想要取暖却根本没有柴禾可领的。于是砖厂烧废的炉渣成了抢手货,驴车白天拉完柴禾,晚上还要跑夜路给人拉炉渣。

暖暖见老爷子原本还算有肉的脸,几天就干瘦了下来,觉得不能这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