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东洋汉方医药的实力(2 / 3)

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东洋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

东洋早就把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采用汉方药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30%的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随即,中医在东洋实现复兴,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东洋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89%的东洋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东洋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

东洋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东洋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东洋中村制药生产的贴付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膏体1.8万吨,相当于12亿贴,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2圈,产量居世界第1。

目前东洋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

比如,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

重视传承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

中村药业先后在大夏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大夏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东洋,东洋进行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不同于西医,中医药的智慧植根于大夏国传统古籍之中。现在东洋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大夏国,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其中不仅注重古代书籍,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还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

中医在东洋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东洋对中医存在“废医存药”的情况,在东洋,汉方药与西药相比,也还不是主流。

但这却给我们最大的赶超机会。

毕竟中医药是我们大夏民族的传家宝。

但是放眼全球,日韩占据目前海外80%中药市场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