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发霉,心急不得。
所以最先上市的是麻辣烫与羊肉串。
古代的食材,现代的调料,相互融合,带给了上京城的百姓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滚烫翻滚的红油汤,穿成串的各类菜蔬与肉类,淋上香喷喷的麻酱汁,香了大半条街。
而带着烟火气的烤羊肉串,吱吱地冒着油,撒上一把辣椒面和孜然粉,这都是长安人从来不曾品尝过的调味品。
这些混合着现代高科技调味品的美食,逐渐侵略了他们原本寡淡而无味的味蕾,宛如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令他们欲罢不能。
李嫂与李大哥又适当地添置了桌椅板凳,逐渐扩大规模,自然就忙不过来。
沈峤让李嫂在屯子里寻了几个勤快能干,家境实在贫困的妇人帮忙。除了一天三顿饭,每月还有月银可以拿回家。
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妇人们都很感激沈峤给她们这个工作的机会,非但能解决家中温饱,而且在家里的地位都提升了起来,因此做事十分勤恳。
人手富裕了,沈峤不用凡事亲力亲为,便专注于美食的开发与研究。
她还从拼夕夕里选购了一款爆米花用的锅,进货专用球形玉米粒,白砂糖,椰油黄油等,在大街上崩起了爆米花。
这个时空别说爆米花了,就连玉米粒都没有。
锅一开,一股浓郁的奶油香味就飘散了整条街,吸引了许多的孩子,围在摊位跟前,迟迟不肯离开。
沈峤也慷慨,给孩子们一人分一把,吃完了不够,就跑回家里找大人要银子。
大人骂孩子嘴馋,可还没走到跟前呢,自己反倒被俘虏了。
逐渐一传十十传百,许多人慕名而来。
当然,这些小吃都是历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不断改进,方才成功的。
而有些小吃,即便是严格按照美食秘籍制作,有时也会屡战屡败。
比如,她想制作一个炭火的烤炉,烤制蛋糕和面包。
她克服了没有现代打蛋器与和面机的麻烦,严格按照书中记载比例与步骤操作,仍旧还是不理想。
尤其是没有温度调控的烤箱,一切都需要积累经验与火候,只能暂时作罢。
趁热打铁,趁着生意好,煎饼果子夹辣条,白吉馍夹肉,灌汤包,过桥米线,一样一样集合了古代与现代智慧的小吃,不断推陈出新。
但是,沈峤有一个原则,就是这条街上已经有的美食小吃生意,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