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 章 204:两道任命(4 / 6)

兰陵风流 君朝西 2389 字 9个月前

,龙泉壁上鸣。女子当英物,何作燕雀吟。”——以鸿鹄之志自勉。二十岁负剑游学,三年后归来,次年中进士,外放历州县。三十五岁升陇右道河州刺史,因常年佩龙泉剑不离,为政又如匣中藏剑,外敛锐气,内蕴锋芒,一旦出鞘就是锐不可挡,久之,人皆称其号,而不道其字,又有了个诨号“龙泉刺史”。

六年前从下州升中州,迁荆湖南道襄州刺史,三年“小任”满考绩为优上,并对襄州做有完善的十五年规划,后任者只要照着做,襄阳前途就如朝阳冉冉上升。政事堂果断下特迁,不等五年任满就升迁河南道汴州刺史,这是正四品的上州刺史了——按理,再往上就应该升转运使或布政副使了,成为道级长官。

但朝廷任命她为贺州刺史,同样是道治地、上州,从品级、职事来讲都没有升,但论治地富庶,汴州犹胜贺州一筹,何况李仲颖的考绩为优上——这个迁调就不是右迁升职,而似左迁降职了。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敏卓的这个任命,必定是有特殊深意。

从世宗皇帝起,朝廷对河西道布政使和贺州刺史的任命就有一个默契:不以皇族宗室为任。以此表示皇帝对河西大都督没有猜忌和挟制之心。当然,这是虚的,流于形式。若真个不猜忌反而不会有这种避忌了。当年高宗皇帝就曾先后以会宁郡王李钟源为河西道布政使,丰义县公李季兴为贺州刺史,第一、二代梁国公都坦然接受,没有什么疑惧。

而今圣人打破了世宗以来的“默契”,任命宗室为贺州刺史——圣人这是要干嘛?

与萧氏撕破脸了,将猜忌放到明面上?这不可能。萧氏前阵子才雷霆一击的表明站位秦国公主,不会转眼就翻脸吧;

或者两者关系继续升温,萧氏呵呵说欢迎皇族宗室进入河西?咳咳……这么猜测的世家中人都被自己口水呛了。

而在知情人眼中,这是很明确的信号——圣人对萧氏站位做出的回应。

新任的贺州刺史,将成为连接长安与贺州的桥梁,是皇帝与萧氏的联络人。

这个人必须是处在同一阵营,双方都可以信任,并具有才能和魄力,又能通权达变,可刚可柔的人物。

李敏卓就是圣人挑选出来的,符合这个条件的人。

临川郡王心中了然又有惊讶和意外。惊讶的,不仅仅是丹阳纪氏的站位,还有李敏卓,在这么多皇族宗室中,难道只有她符合这些条件?

临川郡王是不信的。

圣人选择李敏卓,必然还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