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朝廷规定的祭祀大礼,她尊重并执行。
但外来教派,但凡对百姓不利的,则是全力打死在萌芽状态。
夏收祭祀累的她休息了三天才回过神来,夏收又是抢收,一定要赶在暴雨之前将麦子收完。
不然雨一淋、风一吹,倒伏了,那一年的收成可就白费了。
这半个月许多工坊都停工,连去矿上的奴隶都参加抢收粮食。
因为入藉工分制,和开荒地三年免税制,百姓不要钱一样,到处开垦田地。
据庞先生统算,今年夏收粮要比去年翻几倍!
当然,也是因为农科院改良了麦种,让军囤地的收入大大提高的原因。
唉,说到改良麦种,沈冬素就是一声长叹。她没想到,好粮种研制出来,推广却那么难。
先在军囤地试种,让百姓看到收成,但除了才来幽州的流民,很多百姓还是不愿意播处官府的种子。
宁愿相信自己和干艾草一起,藏了一年的种子,也不相信官府宣传的高产种。
这也就算了,更可气的是,有一部份农民选择了相信,待收割的时候,确实高产。
那其他人就嫉妒死了,称官方的收税不合理,凭什么我一亩产一百斤,和他一亩产三百斤的收一样的税?
除了麦种,稻种、豆种一样会发生这种情况,每一季因为种子和收成问题,都要爆发矛盾。
更关键的是,农科院的良种还无法满足全幽州的需求,除了军囤地,剩下的按区域分批派发。
据说每次为了争良种名额,都有里长打架。
而点头哈腰,卑躬屈膝想买幽州良种的,还不能卖。那就是北境士族,他们要在自己的庄园播种。
沈冬素当然不会卖!这个时代粮食和士兵是挂钩的,粮食就是等于实力。
广粮囤不是说着玩的,她的良种把别的士族养肥了,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那些士族用正常办法买不到,就想歪门邪道,派人偷、贿赂农科院的官吏、收买幽州的某个里长,从他手里买良种。
那一堆破事多的,把月见烦死了!
因为她负责保护农科院的良种,不得出幽州界。她教的那些女探子,以为自己要去打探啥军国大事。
结果每天跟一堆种子做斗争……
总之,以前在沈家做姑**时候,家里就那么几口人,每天事多的沈冬素晕头转向。
后来做王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