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阿沅姐和小盼哥的一路见闻(5 / 7)

,不论是小学堂、孤儿院、医馆、邮局驿站、农具租售等等都是皇后掌握。

这点点小事,看似不值一提,可一汇聚,便是民生,是民意,想反朝廷,反皇帝,那就是跟皇后作对,没有人会追随的。

就像有人会骂朝廷,骂官员,骂权贵,可没人会骂皇后。

皇上此举不可谓不英明,推出一个贤后,比推一个贤明君主好用多了。

凉州本来就离京师远,又贫穷落后,京师的情况是一天一变。

幽州跟长安可不一样,长安百年未曾有过大变。

而幽州,上一次去的官吏回来就说,简直不敢相信,犹如神助一般的神奇之都。

若再不派出家族年轻子弟去京师求学,别说过个十年、八年,便是三、五年,他们的孩子去京城,只怕跟山野之人初次进凉州城一样。

故而谢大人是很认真的思考,让家族年轻女子去京师求学的事。

他没去思考怎么劝说夫人,因为他自己带夫人去看一眼,他向皇帝上折子去京城面圣的话,陛下一定会同意的。

这般思考着的人远不止谢大将军一个,皇后娘娘开办的报纸和杂志,由幽州到大夏各州城都有分部。

就连普通老百姓对消息都不再闭塞,岭南的百姓日日讨论着,岭南建了海港之后,他们会不会像幽州人一样,每天能吃两顿干饭,一个月吃几回肉?

蜀中的百姓天天往官府跑,打听生丝的价格,我们蜀中的丝绸在海外,可是最受欢迎的呢!

官府鼓励开荒,百姓也敢放心大胆地种桑种茶,蜀中的丝绸和茶叶,是上了出口特供商品的。

也就是朝廷保护地方价格,商户不敢随意降价、压货,百姓能放心大胆地生产货物了。

莫修谨和蔡沅回幽州的路上走的很慢,他们一路走一路看,即便是寒冬时节,往幽州的每一条大道,马车都络绎不绝。

商人、学子、工匠、农夫、士族,各阶级的人都有,去幽州的,从幽州往家乡赶回去过年的。

每个人虽行色匆匆,但脸上都带着希望,是连风雪都压制不住的希望。

不像以前,底层百姓的冬天,只有冷和饿,表情是麻木的,跟那些努力抵御严寒的动物没什么区别,都在苦熬春天的到来。

而现在不同的,百姓都想趁春耕未来之前,这几个农闲之月,多做些活计赚钱。

路上的驿站更多了,除了接待官员的,还有接待普通人的,每一家都人满为患,已经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