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大明有了汽轮纺织机,如果批量生产,投用到江南的纺织工坊里去。每年纺织出来的丝绸,必定是以前的百倍以上。”朱元璋道,“如此大的变局,列位臣工有何建议?”
“大明的丝绸多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好事。”刘伯温道。
他对汽轮纺织机的接受速度比其他大臣要快一些,以前他在应天府大街上,还买过外国人的商品,见的东西多了接受新鲜事物自然快。
“的确是好事。”李善长道,“之前那个反对的御史,说汽轮纺织机纺织速度快了,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错。他们失业了,自然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汪广洋道。
“咱不是来听你们说好坏的,而是让你们提建议的。”朱元璋神情一凝,道。
“禀皇上。”此时,杨宪站出人群,道,“汽轮纺织机生产速度太快,江南地区的蚕茧肯定会不够用了。以前一年的蚕茧,估计半个月就会被消耗光。”
“因此臣建议,在江南三省,全面实行改稻为桑。”
“只有在三个省全面种植桑树,才有可能满足汽轮纺纱机的生产。”
“这才是你们该说的。”朱元璋道。
改稻为桑?
众文武大臣听了,顿时沉寂下来。
这是一件大事,关系着江南地区的安定,和是否繁荣。
如此重大的举措不是儿戏,绝不能轻易下达,必须要好好廷议一番。因为这个举措一出,会立刻影响到江南地区,几千万的黎民百姓。
“皇上,桑树需要三年才能收获,拿来养蚕结出蚕茧,卖给纺织工坊,换取收益。”刘伯温道,“而这三年内,百姓吃什么?”
“江南地区本就是大明的产粮大省,如果都改成了种桑树,大明的粮食可能就不够吃了。”汪广洋道,“丝绸虽然能拿到海外卖钱,销路也很好,但金银毕竟不能当饭吃。”
“我们的海外贸易不是很发达吗,我们可以从海外收购粮食。”宋濂道。
“恐怕不行。”这时候,商部尚书沈万三站出来道,“海外盛产粮食的区域也就那么几个,每年的产量有限,如果我们一直购买,他们必定要涨价。”
“而且是三个产粮大省全部种植桑树,其中粮食的缺口必定很大。”
“而且把良田改成桑树,似乎有点可惜。”李善长道。
“如果不把良田改种桑树,其他劣质的天地,种出来的桑树产量满足不了如此多的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