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4 / 6)

这已经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甚至这个高度无比之高。

高到你没办法反驳。

<div class="contentadv"> 正如这里面所说的一样。

相比之天地无穷无尽的生命,我们的一生实在是太短暂了。

哪怕是像曹孟德这样的千古枭雄,百年一过,他也变成了尘土。

可是日月天地仍在这里。

千年之前在这里。

千年之后,也还在这里。

“各位,你们猜苏轼是怎么回答友人的感叹?”

江宁没有继续念下去,而是与众人来了一个互动。

“我觉得苏轼应该很赞同友人的感叹。”

“是啊,人类百年对于天地来说,实在是太渺小了。”

“别说是普通人,哪怕就是千古枭雄,不也是这样吗?”

只是对于众人的回答,江宁却是摇了摇头:“苏轼可不是这样回答。”

“虽然友人说得很有道理,但苏轼却说。你看这江边流水,千古至今一直在流,他就像时间一样,一直在流去。而月,一直也都是圆缺不定,不断的变化。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他们一直都是在变化的。可是,如果从不变的脚度来看,这流水一直还在流,这明月还是明月,他们也是不变的。

正如我们,我们现在看天上的明月,我们与明月都没有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与天地都是永恒的。正如,我们现在可以欣赏到明月,可以感受到江边的微风,可以看江水在流逝,我们不就是永恒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这又有什么可以羡慕的呢?”

“如果大家觉得这有一些绕,那我们再说简单一些。正如1000多年前的苏轼,如果按友人的说法,苏轼哪怕再有才,也如曹孟德一样,早已化为了尘土。可是,明月,长江,流水还在,我们会觉得自己渺小。可是,如今我们再看当时的苏轼。我们是否会觉得,当时的明月与苏轼其实就定格在那里。哪怕就是再过了千年,明月还是那个明月,苏轼还是那个苏轼,他们都保持了一个永恒。甚至,因为有了苏轼,那时的明月反而更为的明亮。”

……

“江宁老师去哪了?”

“好像说是去黄州赤壁了。”

“那里就别去了吧,赤壁之争上头早就定好了,再争就没有道理了。”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