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北孔改宗,嫁接新儒学(4 / 6)

还在曲阜城中设立新儒学的学堂,王宇从南方找来愿意接受新儒学的南孔,来教授新儒学。

王宇不打算灭儒,因为中原文明对四邻安南、高句丽、东瀛的文化输出影响,儒学可是占据了主流地位。

如果直接简单粗暴的灭儒,约等于主动消除大明对这些东亚地方的文化影响力。

这东西放在现代叫国家软实力,你们能想象阿美要自己封了好来坞,减轻自己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力的事发生吗?

王宇自然不会放弃儒家这个对东亚国家的文化输出渠道,只不过要让改造一番,把它变成宣扬自己普世价值的新渠道。

等南宗孔家过来担任衍圣公,王宇要把自己夹带私货的新儒学,直接嫁接到儒家这颗成熟大树上,以期能结出更有利于自己帮大明扩张的果实。

弘治五年

朝廷给孔家换宗,虽然在大明掀起一阵风波,但不大,毕竟王宇不是要灭孔,还把南孔找过来继承了一个公爵的爵位。

同时,自弘治五年之后,大明科考正式取消了八股文,全面开始转向新儒学。

另外,科举逐步会限制只有历经三舍的读书人,才能报名科考。

军国一体化的新儒学启迪教育,从大明最基础的乡县初级学堂抓起,省的王宇要一个人孤军奋战,和大明现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抗衡。

从弘治元年到弘治五年,大明朝堂就才完成了移藩和推学两件大事。

这期间,一鞭法的试行和皇庄清查检地,只是简单开了个头。

弘治八年后

随着三舍法源源不断的提供新儒学的官吏人才储备的增多,王宇开始大规模任用这些新儒学培养出来的官员,开始全面推广一鞭法和把皇庄改制,收为民屯。

期间一些滋丁的政策,也被王宇推广出来了。

大明律规定男方十六,女方十四,并听婚娶,否则不予结婚。

王宇在后面加了限制,男子二十不婚罚银十两,二十二不婚罚银一百两,二十五不婚者迁户籍于边塞,配于外族女为妻。

女子十八不婚者罚银十两,二十不婚罚银一百两,二十二不婚者迁户籍于边塞,配于军屯备操军官兵为妻。

王宇在听说浙江巡抚说温、台、处三府老百姓生了女儿之后,就溺死的情况,还特意规定,家中有十六岁之前的女子,每年的两税可以减少一成。

理论上来说,只要你家有十个十六岁的之前的女儿,你就可以不用给大明朝廷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