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田安象问计于公车(2 / 3)

他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都是直指县域发展的一些关键点。

张元庆这两天有时间就在消化鲍勇给的一些建议,想着怎么更好的融入书里。现在这本书的内涵,大大得到了丰富。

在整合的期间,大纲已经让程厚兵找人看了一下,目前已经有两个出版社对这本书很感兴趣。现在出版已经不成问题了,只是如何让这本书起到更好的作用,这是他正在思考的。

这个时候,调研组的其他成员,有的在相互交流,有的和张元庆一样在闭目养神。

却没有想到,杨东月喊了一声:“元庆同志,你过来一下。”

周围的人纷纷睁开了眼睛,张元庆也抬头疑惑的看了过去。

杨东月冲着自己招手,张元庆见状赶忙走了过去。

众人看到张元庆走过去,表情都有些复杂。他们知道,之前学习会上,张元庆的表现比较突出,现在看他又受邀过去,心里难免有些吃味。

张元庆没有搭理其他人的想法,走到前排坐下。

田安象看到他,微微一笑:“元庆同志,你曾经在江北市基层担任过干部骨干,你说说江北市与天水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张元庆闻言,露出了一抹思索。他主要不知道田安象是真的想要听差距,还是说只是为天水市的发展鸣不平。

在接触到杨东月的眼神之后,张元庆明白田安象确实是想要问两个市的差距。

张元庆这才放心说道:“要说差距,江北市和天水市都是安北省的垫底发展城市。可是近年来,江北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我想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理念,更在于人才。

治国安邦,人才为本。对一座城市而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根基。如何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让人才成为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这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张元庆之所以说人才,是因为从干部队伍来说,江北是优于天水的。天水这边的想法,还是过于保守了。

为什么会理念过于保守,还是干部队伍过于强调保守。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想的还只是温饱的事情,那就完全跟不上形势了。

张元庆着重从绩效和队伍培养上入手,谈了一些自己在江北的所见所闻。

果然,田安象听了之后,颇为感触的点了点头:“人才高度决定着城市高度,人才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纵观国际大都市发展历程,凡是大量吸收本地、全国乃至全球人才的城市,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