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稳定工作线(1 / 3)

();

第84章不稳定工作线

而这项任务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找到涡喷14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的共同工作条件,建立共同工作方程。

正好是常浩南大概知道该怎么做的部分。

于是他找到阎良这边的负责人林刚,借了一台试飞院的工作站,便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中。

现在时间就是一切,为了提高效率,肯定是要动用系统来帮忙的。

因此当务之急是理清整个问题的完整解决思路,才能在系统中形成项目。

想到这里,常浩南从旁边抽出了一张草稿纸。

叶轮机械流动分离的相关计算相当复杂,又并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还是动笔比较稳妥。

直接对发动机部件级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计算机能够完成的事情,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第二步应该是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

“(1)各部件间流量连续”

常浩南在纸上写下了第一条原则。

“你们都过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喘振问题的来龙去脉在阎忠诚的脑海中正变得愈发清晰。

常浩南缓缓做了一个深呼吸。

在他用掉第四张纸之后,系统终于给出了回应:

“当瞬时流量达到a点的最小值后,对应压气机后部系统压力,由于通过压气机流入的流量远小于通过压力调节活口流出的流量,因此在A-B的第二部分内,流入压气机的流量不断增大,而后部压力逐渐下降。”

对于经验丰富的他来说,这项工作并不算特别困难。

当第二天的朝阳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时,动力联合攻关组终于在阎忠诚的带领下完成了对试飞数据进行无量纲化以及喘振波形曲线的绘制。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大量曲线中,找到那个最先诱发异常的位置了。

刚才最先发现常浩南不在的那个工程师露出了茅塞顿开的表情:

“所以O点就是系统最初的不稳定工作点,我们需要找出压气机中最早出现符合这个点所示工况的位置,就是最早出现流动分离的喘振诱发点?”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10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100点,是否确认开展涡喷14发动机不稳定工作线计算项目?】

“不会是自己跑去休息了吧?”

每写出几条内容,常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