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焉知非福(1 / 3)

();

第94章焉知非福

当张东林看到师弟记录的实验数据时,他的第一感觉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毕竟是已经读了三年的博士,他还是很快就从如同一团乱麻的数字中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有点意思……”

尽管如同他的师弟所说,他做出的这几组实验数据稳定性非常糟糕。

但如果忽略巨大的方差仅仅取到平均值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在马赫数Ma=0.40,攻角分别为0°、3°和6°时,对应的总压损失系数分别降低了7.0%,32.1%和32.3%,平均气流转折角提高了4.02°、3.59°和1.78°,而且使稳定工作范围增大了3.5°攻角。

显然,这是个相当惊人的进步。

不过“忽略方差直接取平均”这种计算方法显然难登大雅之堂,并且张东林还得确定这个结果可以被复现,而非出自某种误操作。

看着面前的实验记录本,他连续做了两个深呼吸:

“师弟,我想看一遍你刚才实验的流程,你能原封不动地重复一遍么?”

“啊……当然,没问题。”

随后的两个小时时间里,张东林一边看着师弟用娴熟的动作进行重复实验,一边掏出一个本子记录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在波动如此夸张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跟刚才自然有一定区别,但总体规律却是没变的。

那道在制造时不小心开出来的弦向沟槽,确实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压气机的性能,尤其是在大进气攻角下工作的性能。

从目前寥寥几组数据来看,压气机的进气速度越快、攻角越大,改善效果就越明显。

另外,张东林还写出了几个有可能对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开缝的位置(高度)、缝隙的形状以及角度等等。

不过还没等到把最后一部分写完,他就知道,这个问题对于自己所在的这个小课题组来说,恐怕很难完全研究明白。

相比于他们现在关注的叶尖稠度以及积迭线,跟这个开缝有关的自变量实在是多到了一个令人感觉有些发指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冰城工业大学这边的压气机实验设备,最大只能支持马赫数Ma=0.59的典型亚音速研究。

怀着有些纠结的心情,张东林找到了自己的导师于飞。

“这……这怎么可能?”

看到实验记录本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