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金陵,电科14所!(1 / 4)

();

第243章金陵,电科14所!

“我觉得小常同志说的有道理。”

首先明确表示支持的是611所负责十号工程的薛炽夀:

“底线思维这个词用得好,回想一下咱们国家军工产业的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不断提高底线思维的过程,虽然我对商业的了解仅限于摆摊卖面条,但是想来道理应该是差不多的。”

这句话让了解内情的人都发出了笑声,但脸上的表情却并并没有因为笑容而变得轻松——

十号工程刚刚上**时候,正是华夏军工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当时为了补贴团队经费并维持项目组成员的生活开支,总设计师宋闻聪和总工程师薛炽夀都带队在下班后去卖过面条筹款。

当然也不只是他们,坐在这个桌子周围的,除了实在年轻的常浩南和徐洋之外,都经历过那个时代。

现在回想起来当然算是笑谈,但对于当时的每一个人来说都算得上是有了上顿没下顿的至暗时刻。

好在大家也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不至于在这种场合emo太长时间。

薛炽夀也只是停顿了一下便继续道:

“做生意么,当然都是有合同的,但是我看呐,合同这东西,跟条约差不多,你要是真没点反制手段,人家说不遵守也就不遵守了。”

几人说话聊天的功夫,晚宴也就正式开始了。

除了常浩南和601所建立的工作关系以外,实际上罗洋本人也是从京航毕业,算是前者的学长。

徐洋笑着把便笺纸折好装进包里:

当早早来到实验室的方振看到门口站着的常浩南时,他甚至表现出了一瞬间的茫然。

一瞬间常浩南差点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二十多年以后,但随即意识到对方说的应该是刘老马上就要退休了的事情。

不过常浩南来的有点不是时候。

过了一会,他重新端起手中的杯子,又添上了半杯酒,然后跟常浩南单独碰了一下杯。

“所以还是研究生教材?”

再次一饮而尽后,转身离开。

“就拿近些年才刚推广开应用的fluent来说吧,反正现在累积下来的工程文件还少,如果真有功能和性能都差不多的国产替代品,我们601所肯定是愿意换着用的。”

“师弟?你怎么来了?”

只能说不愧是老同志,在这些方面看得还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