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1 / 4)

();

第370章贵航的新型教练机

“这次跟美国的谈判结束之后,在沪飞那边搞喷气式客机国产化的事情也要抓紧提上议事日程了。”

丁高恒翻看了一下办公桌上的台历,然后对怀国莫说道:

“图波列夫那边的方案我看过了,还是很有诚意的,如果合同金额这方面实在谈不下来,那可以在技术转让的细节上找一找,反正他们主要是缺钱嘛,其它方面应该会容易松口一些。”

后者把手里的会议纪要放到一边,点了点头:

“没问题,实际上我们跟图局那边的沟通还算顺利,目前谈判的焦点是有关D436T1发动机的技术转让细节,马达西奇公司和扎波罗热制造厂希望能在其中占据更多的地位,但俄方的伊夫琴科-进步公司不愿意让步。”

科工委层面的对外技术交流合作都是由怀国莫在负责,今年的工作量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多了起来。

“苏联解体,给分家之后的各国留下了一堆烂账,这个事情如果真要纠缠下去,恐怕没那么容易理清楚,我们没时间等他们慢慢扯皮,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两边都施加一些压力。”

从今年以来,科工委的管辖事务范围增加了很多,相应落在丁高恒头上的压力也大了不少。

尤其是民用航空产业这块,蛋糕太大,涉及到的利益之争非常复杂,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他。

能一直顺风顺水搞下去也就罢了,真要是中间出现点什么挫折,恐怕少不了有人落井下石。

还加入了一些他当时没有提到过的细节。

“那我让他们月末过来?”

只是在画饼技术上确实还欠缺一些火候,对于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大边条翼和DSI进气道这几个关键核心技术的优势论证不太到位。

常浩南把手边弄散开的资料归拢到一起,重新装回档案袋里:

或者不如说就是他一手推动的。

仅仅在一年之前,华夏的航空技术进出口也就是跟俄罗斯进行的极少数几个合作项目,以及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一些低档次(高性价比)的战斗机,数量非常少而且谈判过程简单到类似在菜市场买菜,根本用不了多少人手。

不过对方的效率也确实是可以,这才过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没什么正经外援的情况下,就已经把项目材料提交上去了。

总之可以看出主观能动性还是很强的。

相比于专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