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1 / 4)

();

第383章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

整个房间里面,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瞬间集中到了常浩南身上。

饶是后者已经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此时此刻也被好几道炽热的目光盯得有些发麻。

不过在定了定神之后,他还是沉声说道:

“我想到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条防洪带的设备,既可以应对城市内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洪水导致的溃坝,或是帮助对已经崩溃的坝口进行堵口抢险。”

“嗯?”

听到这句话,曹刚纯的眼神瞬间就变得锐利了起来:

“详细说说。”

作为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个正儿八经的军旅出身,他对于抗洪抢险过程中的痛点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

对于一支处在和平时期的军队来说,救灾就是打仗的检验。

而且由于灾情的突然性和不可预知性更强,在某些方面对于组织力和战斗力的要求还要更高!

当然,在这个方面,解放军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但正如军人上战场需要武器装备一样,抢险救灾,一样需要与时俱进的技术和装备。

“是啊,今天早上老曹找到我的时候,整个人都快跳起来了。”

“这样一来,就能给我们参加抗洪抢险任务的战士减轻不少体力负担,各大城市内涝造成的危害也更容易得到控制了!”

吸水能力大概在1000:5-10之间,符合要求。

曹刚纯接过那张写满了元素符号和化学结构式的纸。

炮兵专业毕业的他并不能完全看懂,但这不重要。

此话一出,旁边的曹刚纯再也坐不住了,腾地站起身说道:

第三天,连着熬了两个晚上的常浩南把防洪膨胀袋和钢制结构架的详细设计方案交到了丁高恒的办公桌上。

“已经找到了。”

听到这里,曹刚纯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大半。

“根据我的分析,小常同志提到的那种材料应该是某种以丙烯酸或者丙烯酸盐为原料之一进行交联聚合的产物,你可以告诉化学工业部,把重点放在这个领域的化工企业里面。”

“好。”

这场会议的目的本来也是为了解决132厂面临的内涝风险,现在常浩南既然已经提出来了解决方案,那自然也没必要继续干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