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1 / 5)

();

第514章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

就在常浩南这边紧锣密鼓地对涡扇9A进行技术测试的同时,航空工业系统内的其它单位自然也没有闲着。

尤其是冰城飞机工业集团。

由于直升机最核心的动力和传动机构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改进,因此直9突击运输型的开发要比一开始的预期顺利很多。

两地奔波亲自“督战”的刘洪波在一开始跟常浩南确定了流场-声场的噪声计算方式之后,整个人在这个方面似乎开了窍,很快开始独当一面。

只用了三个月不到的功夫,之前那架完工了大概六成的半成品就被整修一新,成为了直9WY(武装-运输)的第一架原型机。

唯一的问题,在于试飞。

原本,华夏的直升机试飞流程是比较混乱的。

由于固定翼和直升机在工程原理以及研发方式上的巨大不同,因此一般来说,试飞基地在直升机试飞过程中承担的任务比例相对较低。

大多数试飞工作会在生产商当地完成。

甚至各家主机厂的具体科目都不完全一样。

几乎全城都能看见。

总之一般情况下,直升机都是在试飞的中后段,才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一些极端气候,完成高寒/高原/盐雾等特殊环境的测试。

他们选择包一架安124的时候,就考虑过这种亮相方式必定非常吸引眼球。

从华夏这边运回去的货,就当是给机组的航时补贴了。

随着常浩南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航空工业项目的研发之中,业内对于“工作效率”这件事的认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议论并嘲笑其它小飞机.jpg

因此在把原型机从货仓里卸下来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好奇的同事们以及爬墙党给强势围观了一遍。

如果飞行员的熟练度较低,一旦发生一些突发情况就很难救场。

首飞是在第二天上午进行的。

尤其跟停在跑道附近的几架运5、波音737、运7、新舟60以及歼轰7A原型机一比,更是尤其明显。

不过直9WY的情况比较特殊。

别的不说,刘洪波主持设计的低噪音螺旋桨,是跟前机身,以及短翼外形进行过声场耦合计算的,单抄个桨叶过去,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但现在,这只能算在已有成熟设计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