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我们的工作,是对人民有益的(1 / 3)

();

第531章我们的工作,是对人民有益的

一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

哪怕是从1979年科学技术奖开始颁奖算起,常浩南也绝对是单次评奖中的最大赢家。

或者……

其实应该把“单次评奖”这个限制条件也去掉。

三个项目,全是第一完**。

一般情况下,能参与这种级别评奖的项目,一個人一辈子能主持一两个就不错了。

而且,就算你还有精力主持第三个,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已经开宗立派了。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把主要完**的名额让给亲传弟子。

从一碗水端平的角度,评选委员会通常也会倾向于把奖发给新面孔。

当然,他今晚已经成为了绝对的主角,已经不太需要做这种多余的动作了。

但从来没当过真,只是随便想想。

要知道,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都评选一次。

结果,现实却比他随便想的内容更夸张……

因为人家做过更适合申报自然科学奖的项目……

毕竟对于不了解内情的人来说,“影响航空安全的恶劣气候条件预测与防范”这个项目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常浩南在歼8C项目中的地位。

但他这个形象,又让人实在跟学阀联系不太起来。

常浩南带着有些懵懂的表情,接过了两个奖杯和奖状,以至于一时间有点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和台下展示。

看上去就像是常浩南在做这三个大项目的同时,顺便就对另外两个项目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三个项目都堆到1997年度拿奖,显然说明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结果谁能想到,有逆天之人在二十多岁就整了个这么个逆天大活。

搁到正常剧本里面,常浩南这时候在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形象应该已经往超级大学阀的角度走了。

对此,众人只能表示——

求求你做个人吧……

实际上,别说台下,就算是台上的常浩南自己也有点懵了。

在这两天的准备过程中,他倒是也做过能同时拿两个奖的梦。

而差分进化算法更是能跟电网优化那个项目无缝对接。

另外就是,大家现在总算是理解,为什么前面那个差分进化算法的成果,会被报到科技进步奖的行列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