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歼轰7A,更重 更远 更安全(1 / 4)

();

第537章歼轰7A,更重更远更安全

唐长鸿虽然是第一次担任总设计师,但此前在歼轰7基础型和新舟60两个项目中也都担任过负责重要研发内容的子系统设计师,因此在603所内部的威望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下面的其它人自然再没有什么顾虑,开始考虑如何调整飞机参数,才能更适应新时代的作战思路,以及不浪费那两台性能提升巨大的发动机。

见到众人已经统一了思想,唐长鸿又继续补充道:

“这一次,歼轰7的用户从单纯的海军扩展到了海军和空军,后者也向我们提供了一笔项目经费,并且要求飞机具备进行超低空突防,以及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

“用户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我们还要对飞机的功能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升级。”

短暂的沉默过后,一名负责协助唐长鸿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的年轻工程师首先开了口:

“既然新的发动机性能比斯贝好这么多,那可以稍微扩大一下机翼面积和强度,老型号的歼轰7每一架只能带两枚鹰击81反舰**,这个效率太低了。”

“海军面对的目标少,可能问题还不是很大,但空军一次出击可能要攻击多个目标,携弹量低肯定会降低作战效率。”

开技术研讨会其实和研究生开组会差不多。

有人当即明确表了态:

“之前常总在这边改歼轰电7的时候,我有幸在他手下工作过,按照常总的工作风格,把东西设计出来的同时,肯定会留下一整套方法论,咱们照着学,准能事半功倍。”

“借鉴思路,又不是照搬照抄。”

“那派去学习的人选……”

人嘛,对于这类八卦内容都是感兴趣的。

显然,常浩南这个名字,在如今的航空工业系统里面,多少还是有些传奇性的。

“还能是谁,肯定是常浩南常总呗,算算时间应该也对得上……”

“另外……”

“另外我还听601所那边的人说啊,歼8C的这套前缘缝翼结构,是小常总当年加入八三工程之后,第一個着手完成的改动!”

“去年我到601所出差的时候,看到了一些歼8C的机翼设计资料,我觉得完全可以参考一下。”

“最终定型的歼8C,采用了前缘缝翼、主翼和后缘襟翼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可以避免襟缝翼同时偏转时,混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