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准备搞事,来自东方的支援(1 / 5)

();

第二天,常浩南和吴懿范二人在火炬集团的会议室里,低调地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内容,后者黑海进出口贸易公司将在五年内为火炬集团输送最多1000名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其他同等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

而作为回报,火炬集团将根据不同的人员级别,为每个人支付一笔1.5万到5万美元不等的中介费用,其中500万美元作为预付款,在合同签署之后先行支付,此后以年为时间周期多退少补。

当然,这笔钱并不真的需要火炬集团出。

科工委为友谊计划提供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支付这些费用,常浩南只是作为一个双方都比较信任且熟悉的中间商角色而已。

至于那500万美元的预付款,自然也不完全明面上所写的那样,而是包括了让吴懿范负责把一批“神秘货物”运进巴尔干地区所支付的运费,大概占到其中的五分之一。

整个春节假期,电科集团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这批电子元器件,直到昨天才终于完成质量检查。

原本空军的意思是让他顺便也拉一批临近过期的57mm和100mm高炮炮弹过去,权当是支援第三世界兄弟反抗霸权,顺便还能省下过两年销毁花的钱。

但这两种弹药在东南欧可以说遍地都是,费劲从华夏空运过去,再冒险送到巴尔干半岛实在过于抽象,并且涉及到火工品之后,风险和运费都会成倍上涨,最后常浩南还是拒绝了这番好意。

只不过,这些内容都属于私下里达成的条件,并不会直接体现在协议内容里面。

“合作愉快。”

没有发布会也没有闪光灯的签字完成之后,吴懿范起身和常浩南交换了一下协议文件,然后握了握手:

“没想到,我入行以来的最大的一个单子,是跟南哥你做的。”

常浩南接过文件夹,接着交给旁边的宋景明,示意后者去存档。

在会议室里只剩下两个人之后,他才开口道:

“老吴,招人的事情宁缺毋滥,而且并不是很着急,第一批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到国内就行,但是我让你运的那批货,你务必在3月中旬以前运到目的地。”

“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模糊我们的身份,最好是能通过暗示一类的手段,让那边误以为是俄国人的手笔。”

吴懿范的表情跟着严肃起来。

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做往准战区运军用物资这么刺激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