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LNG船,中韩之争(1 / 4)

();

纠结一番之后,常浩南还是决定,不改变原来的日程。

毕竟去科工委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就跟回家差不多——

回家嘛,什么时候都能回。

而且照现在这个架势看,盟军行动的开始日期估计跟上一世的3月24日相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距离现在还有小半个月的功夫。

他身在华夏,除了干等以外其实也没什么能做的。

所以早半天晚半天通知丁高恒,也没那么重要。

至于预警机的事情就更不急了……

涡扇10哪怕再快,走完定型流程也得到新世纪以后了。

模锻压机倒是马上进入收尾阶段,不过这种巨型设备可不是造出来交付之后就万事大吉,至少最开始的试生产阶段仍然需要他们这个项目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还是得先忙好眼前事……

自从重生以来,常浩南打过交道最多的外国人,好像就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

GTT公司派过来的队伍也跟之前几家欧洲公司的大差不差。

两个领队,虽然没有明着介绍,但显然一个负责管理,另一个负责技术,分别叫埃瑞克·米哈尔斯基和卡里姆·沙波。

至于华夏这边的沪东造船厂,其实严格来说不能算是单独的一方。

他们是作为合作成员,跟着GTT公司的队伍一起过来的。

这也正常,在建造LNG船的合作关系里面,船厂基本都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

毕竟,虽然LNG船里面跟“船”有关的部分也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但总的来说,还是跟“LNG”有关的部分更难一些。

尤其沪东造船厂在国际上还声名不显,能被GTT纳入候选,其实已经是相当幸运了。

而且这还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去年的那次助攻。

本来,常浩南对于这次见面还是比较期待的。

但真正开始之后,却发现对面提出来的内容略显寡淡无味。

基本上就是准备购买TORCH Multiphysics软件,以及希望火炬集团能在超低温作用下的LNG船结构强度校核方面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倒也算是很实在的的项目。

但问题是,这两件事情对于火炬集团来说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业务了,直接打个电话,或者到官网上下订单就行。

哪怕有什么事情担心弄不清楚,派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