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8章 名震弘文馆!(1 / 6)

自建国以来,大唐官学一直以六学二馆为主。

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崇文馆,弘文馆。

其中六学隶属于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设立在洛阳和长安。

而弘文馆的地位则比国子监还要高一些,里面的生员大多都是皇亲国戚。

不过碍于天下士子众多,朝廷特意准许地方州府设立州学,以供国家选拔一批人材。

兰州弘文馆就是其中之一。

“范公子,我们到了。”小诗指着前面一座山门兴奋道。

“这里就是兰州最高学府么?果然气派!”范信赞叹有声。

眼前的弘文馆与洛阳的一样,修建了青云梯,鲤鱼门。

诺大的山门上面挂着一块古朴的牌匾。

上面赫然写着弘文馆三个字。

“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小辞将来要是进士及第,可是要当大官的人呢。”

来到弟弟读书的地方,小诗显得非常高兴,一个劲的说弟弟厉害。

范信笑了笑,也不反驳,实际上自唐以来官员皆以出身弘文馆为荣,国子监次之。

像兰州这种地方官学很难出现一个五品以上的大官。

名字一样但前途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据范信所知上阳宫大殿里两百多位从五品以上大臣,只有十个是从地方州学上来的。

所以寒门想要出现一个贵子往往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代价。

小诗的弟弟最好的情况下能当一个七品官就已经是祖宗显灵了。

“好了李姑娘,弘文馆午休的钟声响了,咱们该去给小辞送束脩费了。”

小诗俏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吐吐香舌。

说了半天她才想起来自己正事还没办呢。

两人刚走进山门,迎面走来一个管事,问道。

“你们是干什么的,怎么随便进弘文馆呢?”

“这位管事,我是李辞的姐姐,给他来送束脩费的,麻烦您通禀一声。”

“哦,你就是李辞的姐姐啊。”

管事恍然大悟的拍拍脑门,目光上下打量一番小诗,轻笑了一声。

“你们先等会吧,弘文馆的先生还在讲课,一会就出来了。”

说完背着手离开了。

望着他的背影,范信皱了皱眉头,心中有些不悦。

“算了,这里的管事都是刺史府出来的,我们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