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还有这么多的说头。
在礼州城的地界,竹兰看到孩子们都是干瘦干瘦的,这都是战乱的祸,最苦的依旧是普通的百姓,没银子,又不能在家乡种地,逃难银子没了,只能乞讨,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回到家乡一文钱都没有,春耕的种子都买不起,再加上一家子的口粮,雪上加霜。
礼州城穷苦,商贾少,一些有钱的大家族还没回来,更不会请人帮工,没额外的收入来源,可不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礼州城目前人牙子是最多的了。
竹兰看的心里难受,她看到好个队伍带着一些孩子走了,这都是人牙子买的孩子。
周书仁搂紧了竹兰,“别看了。”
竹兰听着身后的欢呼声,心里更加的沉重,“幸好,我们边走边收粮食。”
周书仁点头,好几个运粮食的车队跟在后面,周书仁叹气,“手里的银子也没剩下多少了。”
竹兰沉默了,的确没剩下多少了,现还剩下一万五千两了,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了,“换位想,银子跟着你来的礼州城,至少中间没过几道手剥削,我们都用在了难民的身上,这么想是不是心里会舒服一些?”
周书仁笑着,“的确舒服不少。”
这要是一层层的放下来,五万两银子真到礼州城能有两万两都谢天谢地了。
到了礼州城是中午,城门外同知和通判已经带人等候多时了。
周书仁下了马车就见到面容憔悴的同知和通判了,他有皇上给的资料,同知和通判都是新调过来的,同知原是川州散州的知州,从五品升了正五品,虽然升了,周书仁看着同知憔悴的模样,估计宁愿继续在散州当知州慢慢熬。
通判也是新调来的,从江南州府过来的,明明年龄三十多,可憔悴的模样愣是看着像四十多岁。
同知陈琛,四十三岁,他不仅焦头烂额还要时刻担心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搬家,接到圣旨新科榜眼成了礼州城的知州,他直接爆了粗口,一个没当过官的榜眼,怎么能处理好礼州城的烂摊子,到时候岂不是一起脑袋搬家。
现在看着新任知州周大人,再看着庞大的车队,一看就知道后面的都是运粮的粮车,他将轻视的心收了起来,皇上看重的一定有道理的。
通判何筠,三十六岁,见到队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救命的来了。
同知陈琛和通判何筠上前,“周大人。”
周书仁回礼,“陈大人,何大人。”
陈琛和何筠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