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男孩家几间屋子院子并不大,家中没有壮劳力修补房子很破旧。
院子里的妇人见儿子回来,拧着眉头,“你怎么这么淘气,你的衣服怎么这么脏?”
男孩低着头,“娘,我下次不敢了。”
妇人注意到客人,她内心惶恐不安,抿着嘴道:“我儿子不读书,我们家孤儿寡母没银子读书。”
显然将昌智当成了教书的先生。
昌智又意外的看向男孩,说明有过先生爱才来过,证明孩子的天赋十分高,“我只是游学之人,并不是先生。”
妇人松了口气,相公因读书去世,她就儿子一个依靠,她知道儿子天赋高,可她宁愿儿子一辈子平庸。
大门大开着不怕人说闲话,昌智坐在院子里看着绣好的手帕,嗯,这种普通的手帕不值银钱,还会熬坏了眼睛。
昌智看着局促的男孩,“我没恶意。”
男孩心里清楚,早熟的他能看懂人的好坏,紧抿着嘴担忧的看向屋子里的娘,奶奶因病去世花光了家里仅剩的银子,家中没有土地,只有这么一个房子,他们的生活全靠**绣活,上次娘病了家里都没银钱,还是他乞讨得来的。
男孩低着头,“左邻右舍都说我爹读书好,我看到我娘藏起来的书。”
昌智耳朵很灵,男孩的嘟囔听清了,这孩子想读书,“为何读书?”
男孩抿着嘴,“为完成我爹没完成的遗愿。”
昌智轻笑出声,“科举为国家选人才,人才为百姓造福为国家献良策,你可明白?”
男孩眼底茫然,“读书不是为了功名?不是为了士农工商的士?”
还有银钱,只要成了举人会有人上门送银钱,再也不用过苦日子了。
昌智脸上的笑容没了,“是啊,很多人与你期望的一样。”
他身处翰林院多少状元榜眼为国家为百姓读书?有的为了家族,有的为了权力和银钱,根本些为了自己。
京城刑部,太子翻看着父皇继位后的卷宗,皇爷爷在位的卷宗父皇看过。
太子**眉心,真该谢谢周侯的改革,刑部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卷宗归类和记录十分的清晰明了。
太子看向卓古瑜,“你觉得卷宗记录的如何?”
卓古瑜做了功课的,“更方便查找节省很多时间。”
“都是周侯带来的改变。”
卓古瑜心更痛了,哪怕他释然,他还是忍不住回想,如果他定亲的是安和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