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考虑看,把“56半”提前“研发”出来,不仅可以让军分区战士们负重更轻、火力更强,极大提高主力部队战斗力,还可以让中国军工摆脱一直仿制西方武器的帽子,打响中国军工人的名声,实在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而且,目前的云烟兵工厂的设备足够先进,工人也有一定的经验,从生产角度看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里,张云顿时陷入了沉思。
“56半”不是一款普通的武器,而是一款使用中间威力弹的半自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中间威力弹,是一类新型子弹,即介于全威力**弹和**弹威力中间的一类子弹。
目前世界各国的**,包括加兰德在内,使用的都是全威力弹**子弹。该类子弹重量较大大概在20多克,弹头重量一般为9-12g,有效射程普遍超过800米,在1500米外仍然有杀伤力。
这是从一战时期沿袭下来的子弹。x33
在战火纷飞的一战时期,欧洲部队大部分时间打的是沟壕战,远距离互相射击,大威力**弹射程远,杀伤力强,自然十分合适。
但是到了二战后期,大家普遍发现,随着部队重型装备量越来越多,远距离交战绝大部分是火炮、飞机等完成,步兵们更多的是负责守卫和占领阵地,交战距离90以下都发生在400米以内,极少发生远距离交火。事实上,步兵们也很难通过机瞄打中400米外的敌人,除非是加装瞄准镜的精准**(狙击**)。
换句话说,沿袭一战时沟壕战的**子弹,在二战时期威力普遍是过剩的。而大威力的**子弹装药多,重量大,占用了士兵有限的负重能力,十分不划算。
正因为如此,二战之前,各国普遍都在尝试中间威力弹,并设计了一些枪型。但战争爆发后,各国**和军队纷纷倾向于大量生产工艺成熟质量可靠的老式**,而不是冒险生产新枪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障**迅速扩大产量,还可以适配之前储备的大量老式弹药。
可以说,二战的爆发直接阻碍了半威力子弹枪型的发展。唯有德国,在二战末期,因为前线压力太大,才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中间威力弹的突击**stg44,寄希望于扭转局势。
正是因为吃了stg44的亏,苏联才坚定了发展中间威力弹枪型,衍生出了sks、ak47等经典枪型。有趣的是,二战结束之后,北约集团却被美国带偏了,继续使用了全威力弹,直到越战中美军14被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