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便知,那些医疗体系起了多大的作用。为此,他不得不跟朝中众人周旋,想办法让这个医疗体系扩大化、常规化,让它们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陛下,这木工更不用说了,就我堂姐夫做的那些织布机、浇水机器,哪一样没起到作用?”段小雅说道,“我听我娘说,科学研究院那边每年都会研究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不是给这个机器升了级,就是新发明出了什么。就我大嫂之所以能够开那么大的布庄子,就是因为机器的出现。”
机器出现了,生产率提高了,作坊肯定得扩建。
作坊一扩建,那是不是得请更多的人?这个时候,不管是管理员工的“人事”,还是管钱的“账房”就更需要了。
越是专业化的人才越不容易犯错,越能让作坊发展得更好。
短短几年时间,宁山村也好,沽宁镇也好,就发展了巨大的变化。
“陛下,臣妾当年离开村子的时候,臣妾老家又破又穷,这次臣妾回去,差点都没认出来。”
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了,感觉根本不像是村子,反而像一座富饶的城镇。
段小雅表示,她一路经过那么多地方,显少看到有像那边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地方,都快赶上京城了。
她让耀帝想象一样,要是以后大昭各地都是那个样子,大昭将会有多么强盛啊。
耀帝似笑非笑地望着她,说道:“后宫不可干政啊,小雅……”
听到对方还喊自己的小名,段小雅脸上一红,说道:“臣妾可没有干政,臣妾就是想开书院,臣妾开的书院里的人参加科举做了官,这也是参政?要是那样,那天底下开书院的人那么多,他们不都干涉朝政了吗?陛下要这样说,臣妾可是不认的。”
“再说了,”段小雅嘟了嘴,“臣妾开的书院又不只收读书人,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绣花的、织布地、做账地、修房子的……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就算按比例算,臣妾开的书院也只是‘百姓书院’。”
耀帝当然不认为段小雅如此就是“干政”,就像她所说的那样,天底下开书院的人多了去了,若是从那个书院里出来的人做了官,那就是干政了,那朝上又有几个官员不是从书院毕业的?
他这样说,只是打趣段小雅志向远大,居然想得那么远罢了。
“志向远大就远大了,臣妾就算只是一个弱女子,就不能立一个大一点的梦想?谁开书院,不想广收天下才子,有教无类,为大昭做贡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