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知堂是苏州鹤山书院的藏书阁,由曾经英武殿大学士、礼部尚书邱中仁和一些苏州藉官员、鸿儒捐赠、捐资修建的,藏书阁前扁额和对联都是邱中仕亲手书写,是江南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之一,素以“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侗为荣,不要说等闲人了,就是一般的读书人都进不去。
洪熙讶然,转念想到元允中是苏州人,肯定比其他人更有机会去三知堂见识,也就很快释然,笑道:“我祖父正是有幸去过一次三知堂,这才效仿三知堂写了这副对联。”
元允中点头,不以为意地道:“邱大人文章一流,写字不如赵大人。”
赵大人是当初和邱中仕一起捐赠、捐资三知堂的苏州籍官员之一,以擅长书法著称。虽说他捐书、出资最多,可他致仕的时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刻碑的时候,他就排在邱大人之后。
洪熙暗暗心惊。
知道三知堂的人不少,这么详细地知道三知堂轶事的人却不多。
要不是鹤山书院的嫡传弟子,要不是苏州的世家子弟。
元允中……真的是只是一个来宋家打秋风的落魄子弟吗?
他觉得自己疏忽了元允中。
而只认识简体楷书的宋积云……看了那副对联好几眼。
笔走龙蛇。
她一个字都不认识。
听洪熙和元允中这么说,她不禁笑道:“早知如此,我就应该送洪公子张芝的法帖——我外祖父曾经收藏过一幅邱中仁邱大人临摹的张芝法帖。”
这下不仅洪熙,就是元允中也颇为惊讶。
宋积云笑道:“我外祖父曾经在鹤山书院读过书。邱大人的这张法帖,就是当时我外祖父的一位同窗送给他的。”
洪熙惊喜道:“没想到我们两家还有这样的缘分。我也曾在鹤山书院读过书。”
这下轮到宋积云惊讶了。
苏州的鹤山书院,是江南的三大书院之一。
百余年来,不仅考出了很多的举人、进士,还曾经出过好几位大儒。
她的外祖父就曾一生都以曾经在鹤山书院读过书为荣,常常拿出来说。
宋积云就笑道:“等我回去了去库房里找出来,再派人送过来。”
洪熙连连摆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怎敢当宋小姐如此厚礼。”还感慨道:“难怪宋小姐的书画都堪称一绝,原来家学渊源。”
宋积云不解。
她画画还可以,书法就